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邯郸学步”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邯郸学步”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邯郸学步【拼音】:hándānxuébù【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成语故事】:据说,赵国... [详细]

12月01日 15:04
中国智慧故事之利用小偷灭偷盗,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利用小偷灭偷盗,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利用小偷灭偷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宣帝时,京都长安的偷盗现象十分频繁,社会秩序比较混乱,自打赵广汉被杀以后,京兆尹就换了好多人,后来汉宣帝就调政绩突出... [详细]

12月01日 15:03
成语“汗流浃背”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汗流浃背”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汗流浃背【拼音】:hànliújiābèi【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成语故事】:有一... [详细]

12月01日 15:02
成语“沆瀣一气”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沆瀣一气”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沆瀣一气【拼音】:hàngxièyīqì【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成语故事】:沆瀣,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 [详细]

12月01日 15:01
中国智慧故事之董偃的保身之策,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董偃的保身之策,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董偃的保身之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姑,她号称窦太主,嫁给了堂邑侯陈午。等到陈午死后,窦太主寡居,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却和董偃私通。... [详细]

12月01日 15:01
成语“好好先生”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好好先生”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好好先生【拼音】:hǎohǎoxiānshēng【解释】: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成语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 [详细]

12月01日 15:00
成语“合浦珠还”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合浦珠还”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合浦珠还【拼音】:hépǔzhūhuán【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成语故事】: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 [详细]

12月01日 14:59
中国智慧故事之度尚烧财鼓士气,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度尚烧财鼓士气,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度尚烧财鼓士气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荆州刺史度尚击败了以潘鸿、卜陽为首的一股巨寇,在败逃的过程中,匪寇从桂陽郡逃窜到了南海郡。... [详细]

12月01日 14:58
成语“河伯为患”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河伯为患”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河伯为患【拼音】:hébówéihuàn【解释】:指歪门邪恶的风气。【成语故事】:“抱朴子”里记载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叫做冯夷的人,因为渡河的时候不小心淹死了,... [详细]

12月01日 14:58
成语“河东狮吼”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河东狮吼”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河东狮吼【拼音】:hédōngshīhǒu【解释】: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成语故事】:陈季常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他喜欢研究佛学,只要谈起佛理,他就会滔... [详细]

12月01日 14:57
成语“涸辙之鲋”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涸辙之鲋”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涸辙之鲋【拼音】:hézhézhīfù【解释】: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成语故事】:庄周家贫,... [详细]

12月01日 14:56
中国智慧故事之杨彪离间除奸邪,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杨彪离间除奸邪,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彪离间除奸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董卓扰乱朝政,后来大臣王允采用美人计将其诛杀。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催、郭汜继续作乱,再次攻进长安,将王允杀... [详细]

12月01日 14:55
成语“鹤立鸡群”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鹤立鸡群”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鹤立鸡群【拼音】:hèlìjīqún【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成语故事】:晋朝时,有一个人叫稽绍,是晋惠... [详细]

12月01日 14:55
成语“哄堂大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哄堂大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哄堂大笑【拼音】:hōngtángdàxiào【解释】: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成语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个姓冯的人和一个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个急性... [详细]

12月01日 14:54
中国智慧故事之王允巧设美人计,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王允巧设美人计,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允巧设美人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董卓自从废少帝、立献帝后,变得更加残暴了,经常滥杀无辜。一日又给司空张温定了一个谋反罪,命养子吕布砍去其头颅,百官大惊... [详细]

12月01日 14:52
中国智慧故事之张辽善以静制扰,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张辽善以静制扰,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辽善以静制扰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代张辽(公元171~220年)曾驻兵长社,当时军中有人居心叵测,暗持兵器准备造反,想趁夜里制造惊慌动乱,一起火,... [详细]

12月01日 14:49
中国智慧故事之张举焚猪巧断案,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张举焚猪巧断案,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举焚猪巧断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吴国人张举在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当县令时,遇到一件人命案。死者之弟向官府据报自己的嫂子杀了哥哥又放火烧房,反而... [详细]

12月01日 14:47
中国智慧故事之庞统察虚巧断案,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庞统察虚巧断案,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察虚巧断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庞统(公元179-214年)曾经担任过县令。一天,当地一大户人家的弟兄俩,因为家事打起架来,两人越想越生... [详细]

12月01日 14:44
中国智慧故事之朝三暮四,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朝三暮四,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朝三暮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候,宋国有一个老头儿,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日子一长,他对猴子的性情就了如指掌,而猴子好像也懂得了主人的心意... [详细]

12月01日 14:29
中国智慧故事之蜈蚣与蚯蚓,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蜈蚣与蚯蚓,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蜈蚣与蚯蚓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以前,有一只大蜈蚣饿极了,想出来找点食吃。它寻觅了很久,转来转去转到一个洞穴旁边。它看见洞穴周围有一堆一堆的粪便,知道这是... [详细]

12月01日 14:2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