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东窗事发”该如何解释?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东窗事发”该如何解释?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东窗事发【拼音】:dōngchuāngshìfā【解释】:比喻阴谋已败露。【成语故事】:民间传说,宋代大奸臣秦桧为了投降金朝,在家里和老婆王氏密谋定计,准备害... [详细]

11月25日 16:02
成语掩耳盗铃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掩耳盗铃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掩耳盗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 [详细]

11月25日 16:02
成语“东山再起”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东山再起”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东山再起【拼音】:dōngshānzàiqǐ【解释】: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成语故事】:东晋人谢安,年轻时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 [详细]

11月25日 15:59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 [详细]

11月25日 15:59
成语上行下效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上行下效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上行下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 [详细]

11月25日 15:56
成语“东施效颦”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东施效颦”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东施效颦【拼音】:dōngshīxiàopín【解释】: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成语故事】: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 [详细]

11月25日 15:55
成语病入膏肓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病入膏肓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病入膏肓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派人去请名医。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梦公两个小孩。一个说:“快逃吧,要是名医来了,咱们... [详细]

11月25日 15:53
成语笑里藏刀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笑里藏刀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笑里藏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代有个叫李义府的官员,善于奉承拍马屁,他写了一篇《承华箴[zhēn]》深得太子李治的喜欢,赏了他四十匹帛。李治... [详细]

11月25日 15:51
成语赴汤蹈火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赴汤蹈火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赴汤蹈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汉末年,刘表拥兵十万,称雄荆州。他外表儒雅,但内心多疑,当时曹操和袁绍都想拉拢刘表,但刘表却不知道该归顺谁。有... [详细]

11月25日 15:45
成语兔死狐悲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兔死狐悲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兔死狐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他们为了对付有共同的敌人——山里的猎人,结成联盟并且发誓要同生死共患难。有一天,当他们... [详细]

11月25日 15:36
成语“董狐之笔”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董狐之笔”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董狐之笔【拼音】:dǒnghúzhībǐ【解释】: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成语故事】:董狐是春秋时晋国晋灵... [详细]

11月25日 15:34
成语梁上君子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梁上君子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梁上君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陈寔[shí](同实)是东汉时太丘县长,为官清廉,品行端正,他不但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而且对子孙管教也很严。有一... [详细]

11月25日 15:32
成语骑虎难下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骑虎难下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骑虎难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晋成帝咸和三年,镇守历阳的将领苏峻和镇守寿春的将领祖约,以讨伐辅佐晋成帝的中书令庾信的旗号,率军攻入都城建康,控制了... [详细]

11月25日 15:30
成语郑人买履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郑人买履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郑人买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有一个郑国人,鞋子破了,想到集市上去买双新的,买多大的呢?他在家里找了把尺子,用尺子仔细量了一下自己的脚,做... [详细]

11月25日 15:27
成语“当头棒喝”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当头棒喝”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当头棒喝【拼音】:dāngtóubànghè【解释】: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成语故事】:黄... [详细]

11月25日 14:34
成语“当务之急”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当务之急”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当务之急【拼音】:dāngwùzhījí【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成语故事】: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起,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 [详细]

11月25日 14:34
成语“倒持泰阿”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倒持泰阿”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倒持泰阿【拼音】:dàochítàiē【解释】: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成语故事】:“泰阿”是一把宝剑的名称... [详细]

11月25日 14:30
成语“倒屣相迎”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倒屣相迎”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倒屣相迎【拼音】:dàoxǐxiāngyíng【解释】: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成语故事】:东汉时的大文学家、书... [详细]

11月25日 14:28
成语“倒行逆施”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倒行逆施”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倒行逆施【拼音】:dàoxíngnìshī【解释】: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国大臣伍子胥的父... [详细]

11月25日 14:21
成语“道不拾遗”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道不拾遗”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道不拾遗【拼音】:dàobùshíy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成语故事】: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 [详细]

11月25日 14:20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