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管中窥豹”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管中窥豹”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管中窥豹释义】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妙语点拨:七个盲人碰到一头大象,便都上前摸摸大象是什么样子。他们摸到大象粗腿、尾巴、肚子、背部、耳朵、牙... [详细]

09月07日 10:25
成语“差强人意”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差强人意”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差强人意释义】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强,振奋。【差强人意近义】聊胜于无【差强人意反义】大失所望有一个叫吴汉的人,字子颜,南... [详细]

09月07日 10:24
成语“苟延残喘”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苟延残喘”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苟延残喘原文】宋·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释义: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含贬义。... [详细]

09月07日 10:23
成语“一夜十往”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一夜十往”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注释:形容体贴周到地服侍病人。【一夜十往故事】在东汉时期,有个人叫第五伦,他为人非常正直,当官的时候办事认真,廉洁清正,经常... [详细]

09月07日 10:22
成语“班门弄斧”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班门弄斧”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班门弄斧出处】采石江头,李太白墓在焉(那里)。往来诗人,题咏殆(dài,几乎)遍。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摆弄)大斧。”亦确论也。注释... [详细]

09月07日 10:20
成语“草船借箭”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草船借箭”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草船借箭出处】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 [详细]

09月07日 10:18
成语“弄巧成拙”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弄巧成拙”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弄巧成拙出处】宋朝·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释义: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指心思);拙:笨拙。[1]本想耍小聪明,结果反而误了事。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用... [详细]

09月07日 10:17
成语“人面兽心”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人面兽心”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人面兽心出处】《列子·黄帝》:“夏桀、殷纣、鲁醒、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赞》:“被发左衽,人面兽心。”释义: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像野兽一样凶... [详细]

09月07日 10:16
“扑朔迷离”这个成语是从哪里来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扑朔迷离”这个成语是从哪里来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成语“扑朔迷离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成语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典故出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 [详细]

09月06日 13:56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原典】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注释】①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详细]

09月05日 12:55
成语“朽木不可雕”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朽木不可雕”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朽木不可雕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释... [详细]

09月04日 14:31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画饼充饥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注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画饼充... [详细]

09月04日 14:31
成语“一丝不苟”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一丝不苟”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一丝不苟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释义:苟:苟且,马虎。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一丝不苟成语故事】明朝时候,皇... [详细]

09月04日 14:30
成语“众怒难犯”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众怒难犯”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众怒难犯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释义: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众怒难犯成语故事】... [详细]

09月04日 14:25
成语“悔过自新”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悔过自新”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悔过自新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释义:悔:悔改;过:错误;自... [详细]

09月04日 14:24
成语“道不拾遗”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道不拾遗”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道不拾遗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释义:道不拾遗,汉语成语,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 [详细]

09月04日 14:22
成语“仰人鼻息”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仰人鼻息”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释义:仰人鼻息,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其中,仰指依赖;息指呼吸时进出的气。比喻依赖别... [详细]

09月04日 14:20
成语“威武不屈”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威武不屈”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威武不屈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释义: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褒义【威武不屈故事】... [详细]

09月04日 14:20
成语典故介绍之匡衡凿壁借光
成语典故介绍之匡衡凿壁借光

【凿壁借光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释义: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 [详细]

09月04日 14:18
成语“坐井观天”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坐井观天”出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坐井观天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释义: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坐井观天故事】在一口废弃的井里,居住着一只青蛙。这... [详细]

09月04日 14:1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