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死里逃生的故事
死里逃生的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人叫次非,在一次机会中得到一把宝剑,便高兴地渡河回家。当船划到河中心的时候。突然出现两条蛟龙,绕着他的船兴风作浪。船上的人都叮坏了,不知道该怎么样辨。次非却镇争地问船夫:“照这样下去的... [详细]

04月14日 14:38
一事无成的故事
一事无成的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晚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 [详细]

04月14日 14:37
郑人买履的故事
郑人买履的故事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 [详细]

04月14日 14:37
铁杵成针的故事
铁杵成针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李白觉的很奇怪,... [详细]

04月14日 14:37
揠苗助长的故事
揠苗助长的故事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网络配图“好累啊!辛... [详细]

04月14日 14:37
一决雌雄的故事
一决雌雄的故事

【释义】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来自chengyu.itlearner.com【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网络配图【成语典故】楚、汉久相... [详细]

04月14日 14:37
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
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

陶渊明是晋代著名文学家,《桃花源记》是他的传世之作。文章写道:有个渔夫划着小船来到桃花林。小船钻过山洞,洞外竟是一片桃源乐土。这儿男耕女织,日作夜息。网络配图  处处牛羊... [详细]

04月14日 14:37
不知所云的故事
不知所云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 [详细]

04月14日 14:37
天之骄子的故事
天之骄子的故事

西汉时,匈奴常侵扰边郡。汉武帝派兵出击,多次得胜。公元90年,匈奴骑兵又侵占五原、酒泉,杀掠当地百姓。汉武帝派大将李广利等率军反击匈奴。匈奴单于(最高首领)丢弃了粮草、武器,却保存着实力。李广... [详细]

04月14日 14:37
生吞活剥的故事
生吞活剥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县的武官叫张怀庆。他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创作”。当时诗人王昌龄、名士郭正一声望都很高,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 [详细]

04月14日 14:37
怒发冲冠的故事
怒发冲冠的故事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 [详细]

04月14日 14:35
画蛇添足的故事
画蛇添足的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详细]

04月14日 14:35
蓝田生玉的故事
蓝田生玉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 [详细]

04月14日 14:34
一日千里的故事
一日千里的故事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释义: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现在形容人进步很快或事企发展极其迅速。故事: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赵国作人质时,与... [详细]

04月14日 14:34
破镜重圆的故事
破镜重圆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侵者占领,他们也会被迫离开王宫,背井离乡。战乱中,他们可能... [详细]

04月14日 14:32
河伯为患的故事
河伯为患的故事

《抱朴子》里记载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叫做冯夷的人,因为渡河的时候不小心淹死了,所以天帝就封他为河伯。但是,在战国魏文候的时候,发生过和河伯有关的故事。西门豹是当时魏国的邺县县令。他一到邺县上任,... [详细]

04月14日 14:32
一丘之貉的故事
一丘之貉的故事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 [详细]

04月14日 14:32
赴汤蹈火的故事
赴汤蹈火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 [详细]

04月14日 14:30
脍炙人口的故事
脍炙人口的故事

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 [详细]

04月14日 14:30
一窍不通的故事
一窍不通的故事

出处:《吕氏春秋·过理》纣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于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承矣。来自成语大全释义:“窍”通气的窟跃窟窿,古人把两眼、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和嘴称为七窍。七窍中没有一个窍是通气的,比喻... [详细]

04月14日 14:2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