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囫囵吞枣的主人公是谁?囫囵吞枣的故事和意思
囫囵吞枣的主人公是谁?囫囵吞枣的故事和意思

囫囵吞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后引用为成语,本义是指把枣整个咽下去,比喻理解事物时,不加以分析,模糊理解。故事源自宋·圆悟禅师。成语出处和典故宋·圆悟禅师《碧... [详细]

09月24日 16:45
墨守成规的主人公是谁?墨守成规的故事和意思
墨守成规的主人公是谁?墨守成规的故事和意思

墨守成规,亦作“墨守成法”。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世人谓之“墨守”。后以“墨守成规”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清王韬《瓮牖馀谈·犹太古历说》:“而至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 [详细]

09月24日 16:08
邯郸学步的主人公是谁?邯郸学步的故事和意思
邯郸学步的主人公是谁?邯郸学步的故事和意思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模仿行走的技能。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故事源自燕国的寿陵少年。成语出处和典故《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 [详细]

09月23日 17:03
缘木求鱼的主人公是谁?缘木求鱼的故事和意思
缘木求鱼的主人公是谁?缘木求鱼的故事和意思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故事源自战国的孟子。成语出处和典故《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 [详细]

09月23日 16:57
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
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

罄竹难书,成语,贬义词,拼音:qìngzhúnánshū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故事源自隋唐宇文化及,李密,瞿让,隋炀帝。... [详细]

09月23日 16:52
商鞅立木的故事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商鞅立木的故事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导读: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 [详细]

09月27日 17:17
四面楚歌的故事: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谁?
四面楚歌的故事: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谁?

导读:公元前203年12月,韩信把兵马屯在垓(gāi,今安徽灵璧东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他围困起来。韩信故意拿话去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冒烟才好。他编了四句... [详细]

09月23日 13:20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指鹿为马的故事和意思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指鹿为马的故事和意思

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 [详细]

09月22日 17:13
举世闻名的主人公是谁?举世闻名的故事和意思
举世闻名的主人公是谁?举世闻名的故事和意思

举:全。举世:全世界。闻:知道。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故事源自战国王逸少。成语出处和典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 [详细]

09月22日 16:48
司空见惯的主人公是谁?司空见惯的故事和意思
司空见惯的主人公是谁?司空见惯的故事和意思

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已经不足为奇了司空:古代官名,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惯:原指习惯了,现在意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故事源自唐代刘禹锡。成语出处和典故司空,古代官名,是... [详细]

09月22日 16:43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三顾茅庐的故事和意思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三顾茅庐的故事和意思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据相关文史记载,刘备”三顾茅庐“... [详细]

09月22日 16:37
三人成虎的出处和意思 成语三人成虎的故事寓意
三人成虎的出处和意思 成语三人成虎的故事寓意

导读: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为了使双方都能信守诺言,在订立盟约时,往往要将本国的太子交给对方做人质。有一次,魏王和赵王联盟,按规定,魏王必须把儿子送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于是,魏王决定派大臣庞... [详细]

09月22日 15:00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大器晚成的典故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大器晚成的典故

导读:三国时期,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yǎn)。他从小学习武艺,不过直到二十三岁才开始读《论语》、《诗经》等书籍。崔琰为人耿直,很有见识,朝廷的官员们对他十分推崇,连曹操都很敬重他。当... [详细]

09月22日 13:45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一鼓作气的故事和意思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一鼓作气的故事和意思

全句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故事源自战国曹刿.成语出处和典故《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详细]

09月17日 17:28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韦编三绝的故事和意思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韦编三绝的故事和意思

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此外,“韦编三绝”也可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本义不一定是穿联竹简。故事源自战国孔子.成语出处和典故《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详细]

09月17日 16:57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故事和意思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故事和意思

凿壁偷光(凿壁借光),汉语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故事源自西汉匡衡成语出处和典故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 [详细]

09月17日 16:23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悬梁刺股的故事和意思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悬梁刺股的故事和意思

悬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成语出处和典故西汉·刘... [详细]

09月17日 15:56
围魏救赵是谁的故事?围魏救赵发生在什么时期?
围魏救赵是谁的故事?围魏救赵发生在什么时期?

导读:“围魏救赵”这句成语指避实就虚、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魏国国都大梁即现在的开封。因魏国国都在大梁所以魏国也称梁国,其国君魏惠王也称梁惠王。那时侯,天下... [详细]

09月13日 12:08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舌战群儒谁没被说服?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舌战群儒谁没被说服?

舌战群儒的是谁?曹操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 [详细]

09月13日 11:22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和意思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和意思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故事源自三国的关羽。成语出处和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出自《三国演义》:... [详细]

09月12日 16:4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