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文彦博:翰墨遗风与典故流芳的北宋名相
文彦博:翰墨遗风与典故流芳的北宋名相

北宋政坛的星空中,文彦博以四朝元老、五十年宰执的资历,成为跨越仁宗至哲宗四朝的政坛常青树。这位以"公忠直亮"载入史册的贤相,不仅在政治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更以诗文书画与人... [详细]

10月30日 17:32
湖湘学脉的奠基者:张栻教育思想与理学体系的多维建构
湖湘学脉的奠基者:张栻教育思想与理学体系的多维建构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岳麓书院门前池塘的水因千余学子饮马而干涸,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朱张会讲"不仅开启了中国书院自由讲学的先河,更将一位集教育家、理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湖湘... [详细]

10月30日 17:28
濂溪先生周敦颐:理学开山的人生轨迹与精神图谱
濂溪先生周敦颐:理学开山的人生轨迹与精神图谱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南安军司理参军任上,一位30岁的官员以"气貌非常人"的气质吸引了大理寺丞程珦的目光。这位名周敦颐的官员不仅以"为学知道"的学识赢... [详细]

10月30日 17:24
曹魏群英录:五子之外,谁撑起魏武霸业的半壁江山?
曹魏群英录:五子之外,谁撑起魏武霸业的半壁江山?

在曹魏政权的军事版图中,"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与宗族将领(夏侯惇、曹仁等)共同构筑了曹魏的军事支柱。然而,若将目光投向五子良将与宗族势力之外,仍有数位猛将... [详细]

10月29日 18:24
陶谷:五代浮沉中的投机者与赵宋王朝的失意人
陶谷:五代浮沉中的投机者与赵宋王朝的失意人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陶谷以“文翰冠绝一时”的才华与“倾险狠媚”的处世之道,在政权更迭中屡次押注成功,却因一场禅位诏书的风波,最终沦为赵匡胤眼中的“投机者”。这位历经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的文人... [详细]

10月28日 10:18
乱世红颜:羊献容——五废六立的两朝传奇皇后
乱世红颜:羊献容——五废六立的两朝传奇皇后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羊献容的名字或许并不如武则天、吕后那般如雷贯耳,但她的人生轨迹却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朝代都担任过皇后的女性,羊献容的一生... [详细]

10月28日 09:54
九岁登基的惊涛:太皇太后张氏的权谋与定力
九岁登基的惊涛:太皇太后张氏的权谋与定力

1435年寒冬,九岁的朱祁镇在紫禁城乾清宫接过玉玺,成为明朝第六位皇帝。此时的大明王朝,外有蒙古瓦剌虎视眈眈,内有襄王朱瞻墡觊觎皇位,而朝堂之上,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与英国公张辅的辅政班底尚... [详细]

10月27日 11:37
乱世枭雄的忠诚轨迹:吴懿与蜀汉的兴衰交响
乱世枭雄的忠诚轨迹:吴懿与蜀汉的兴衰交响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吴懿以其独特的政治身份与军事才能,成为蜀汉政权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位出身兖州陈留的将领,从益州地方势力到蜀汉国舅,从战场先锋到汉中屏障,其人生轨迹折射出乱世中个人命运与政权... [详细]

10月27日 11:28
夺门之变:于谦的沉默与时代困局
夺门之变:于谦的沉默与时代困局

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领千余士兵撞开南宫宫门,将幽禁七年的明英宗朱祁镇重新扶上皇位。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中,手握兵权、坐镇中... [详细]

10月27日 11:16
王彦超:五代烽烟中走出的北宋名将,以智谋与格局铸就传奇人生
王彦超:五代烽烟中走出的北宋名将,以智谋与格局铸就传奇人生

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动荡岁月里,王彦超以七十二载军旅生涯,在二十七次重大战役中书写传奇。这位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的宿将,不仅以军事才能著称,更以"居富贵能知止足&quot... [详细]

10月27日 10:28
曾巩:北宋廉吏的为政之道与文学风骨
曾巩:北宋廉吏的为政之道与文学风骨

北宋政坛与文坛交汇处,曾巩以"南丰先生"之名,既在地方治理中践行"民本"理念,又在古文运动中重塑散文范式。这位出身儒学世家的官员,用二十载仕宦生涯诠释了&q... [详细]

10月27日 10:24
刘伯温两次还乡:权谋漩涡中的生存智慧
刘伯温两次还乡:权谋漩涡中的生存智慧

元末明初的政坛暗流涌动,被后世誉为"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却在功成名就之际两次选择还乡。这位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的开国元勋,其还乡行为绝非简单的"归隐田园",... [详细]

10月27日 10:00
文道并举铸丰碑:曾巩在文学与教育领域的双重贡献
文道并举铸丰碑:曾巩在文学与教育领域的双重贡献

北宋文坛星河璀璨,曾巩以“南丰先生”之名位列唐宋八大家,其一生跨越文学革新与教育实践两大领域,既以古雅冲和的文风重塑散文传统,又以兴教劝学的行动培育士林新风。从《元丰类稿》的墨香到兴鲁书院的琅琅书... [详细]

10月27日 09:59
丹阳精兵与乱世困局:陶谦从治世能臣到败亡者的致命裂痕
丹阳精兵与乱世困局:陶谦从治世能臣到败亡者的致命裂痕

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手握“天下精兵”丹阳兵,坐拥五郡之地,粮食储备丰盈,曾让曹操、袁术等枭雄忌惮三分。然而,这位前期以刚直勇毅著称的封疆大吏,最终却在曹操的猛攻下节节败退,将徐州托付于刘备后郁郁而... [详细]

10月24日 10:31
婉贵妃:无宠亦安,静守岁月终得善终
婉贵妃:无宠亦安,静守岁月终得善终

在清朝后宫的漫长历史中,婉贵妃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虽未绽放耀眼的光芒,却以一种近乎超脱的姿态,在深宫的幽暗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平静之路。她一生未得皇帝宠爱,却在岁月的长河中平平安安地度过了漫长的... [详细]

10月24日 10:20
夏侯尚:曹魏战场的破局者与权力漩涡的殉道者
夏侯尚:曹魏战场的破局者与权力漩涡的殉道者

在曹魏“八虎骑”的家族谱系中,夏侯尚的名字常被夏侯惇、夏侯渊的威名掩盖,但这位兼具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的将领,实为曹魏政权巩固南方防线的核心人物。其人生轨迹从战场破局者到权力斗争牺牲品的转折,折射出... [详细]

10月24日 10:01
皇权阴影下的困局:胤礽为何从“天选之子”沦为“两废太子”
皇权阴影下的困局:胤礽为何从“天选之子”沦为“两废太子”

爱新觉罗·胤礽,这位清朝唯一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其人生轨迹堪称清代皇权政治的缩影。作为康熙帝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嫡子,他自出生便被赋予“国本”重任,却在权力漩涡中两度被废,最终幽禁至死。这场悲剧的... [详细]

10月23日 11:15
权谋漩涡中的法家悲歌:韩非之死的真相解构
权谋漩涡中的法家悲歌:韩非之死的真相解构

战国末年,法家巨擘韩非的猝然离世,不仅终结了一位思想家的政治理想,更成为权力斗争中人性异化的典型样本。根据《史记》《资治通鉴》等权威史料记载,这场悲剧的导火索源于同门李斯的政治算计,但其深层动因则... [详细]

10月23日 11:03
陆贽:以制度破局的人才革新者——中唐名相的选才智慧
陆贽:以制度破局的人才革新者——中唐名相的选才智慧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陷入藩镇割据、吏治腐败的泥潭。中唐名相陆贽以“理乱由人,不在天命”的政治清醒,提出“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选才理念,通过制度创新打破门第垄断,为衰世注入改革活力。其人才思想不仅重... [详细]

10月23日 10:32
西北雄鹰:王进宝四十载征战录与功勋全解析
西北雄鹰:王进宝四十载征战录与功勋全解析

清朝初年,西北边陲战火频仍,一位出身贫寒的将领以勇猛与智谋书写传奇。王进宝(1626—1685),字显吾,甘肃靖远人,自顺治年间投军,至康熙二十四年病逝于固原,四十余载征战生涯中屡破强敌,平定三藩... [详细]

10月23日 10:27
分页: 2/368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