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汉武帝设立“乐府令”之后,形成了怎样完备的“采诗”制度?
汉武帝设立“乐府令”之后,形成了怎样完备的“采诗”制度?

西汉时期的“乐府”除了具有一些基础职能之外。还增加了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创作音乐以及进行演唱和演奏等。可以说此时的汉代乐府更像是一个,兼具各类与音乐有关事宜的“乐团”。而且也没有脱... [详细]

04月08日 10:26
乐府诗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
乐府诗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

乐府诗包括两大部分:一种是封建贵族文人为帝王歌颂功德祈福求寿写的,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没什么价值。另一种是从民间采集的歌辞,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广泛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和感... [详细]

04月08日 10:23
寒食节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节日,期间为何不能生火做饭?
寒食节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节日,期间为何不能生火做饭?

在我国有很多古代时期流传下来的节日,经过了千年的洗礼,一些繁文缛节还是没有变。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传统习惯,很是讲究。可是终究是过了上千年,有些传统习俗已不在,而只是象征性的过一下节日,并不会像古... [详细]

04月08日 10:20
寒食节到现在逐渐没落,它与清明节是同一个节日吗?
寒食节到现在逐渐没落,它与清明节是同一个节日吗?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祭祀节日,清明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多个传统节日,只有少数几个节日被我们熟知,曾经的寒食节到现在也逐渐没落,现在人们说起寒食节则认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一个节日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详细]

04月08日 10:18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那么“令爱”多用于称呼什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那么“令爱”多用于称呼什么?

“令爱”多用于称呼他人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因此日常称呼中就出现了很多敬称。“令爱”就是中国人的敬称之一,多用于称呼对方的女儿,因此... [详细]

04月08日 10:15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的是什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的是什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的人,邹国位于现在的山东地区,因此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应该发生在山东。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良好的教育环境,多次带着他搬家的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详细]

04月08日 10:12
字典是我们学习汉字的工具书,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什么?
字典是我们学习汉字的工具书,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什么?

字典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看到什么不认识的字都可以通过字典来解决问题。当然字典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中国古代就已经有很多种不同的字典了,那你知道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什么吗?这次就为大家来... [详细]

04月08日 10:10
春天到了,但中国民间为何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
春天到了,但中国民间为何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天气由冷转暖的季节。我国民间一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着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渐冷就穿的太多。那么,“春捂秋冻”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趣历史小编... [详细]

04月08日 10:07
王熙凤好歹也是出身大家,认识的字为何却少之又少?
王熙凤好歹也是出身大家,认识的字为何却少之又少?

在《红楼梦》当中,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而王熙凤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出彩的人物,但是很多人在读小说的时候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王熙凤好歹也是出身大家,算是一个名门闺秀,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却不识字?王熙... [详细]

04月08日 10:05
巧姐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为何却是十二钗之一?
巧姐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为何却是十二钗之一?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红楼的读者在研究红学的时候都有各自的研究和观点,红楼众生各有各的命、各有各的活法。其中“金陵十二钗”就是书中十二位优秀女性人物。但也有些读者认为当中的巧姐... [详细]

04月08日 10:03
从《史记·李斯传》的记载来看,古代皇帝为何要自称为朕?
从《史记·李斯传》的记载来看,古代皇帝为何要自称为朕?

“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这是《史记·李斯传》中记载的一句话。相信很多朋友都好奇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古代有些皇帝自称为朕呢,朕到底有什么含义?秦始皇完成一统大业后,用... [详细]

04月08日 09:59
古人并不偏好高床软枕,那么古代为何会枕这么高的枕头?
古人并不偏好高床软枕,那么古代为何会枕这么高的枕头?

大家都知道古装剧里面的演员们少不了要拍摄床戏或是有卧室的戏份,细心的观众们一定发现了每一步古装戏里放在床上的枕头是一个长方形的物体有的甚至是陶瓷做的。那么大家像一下自己的床上会出现这么硬的枕头吗?... [详细]

04月08日 09:56
从康熙至清末二百余年间,瓷鼻烟壶的种类究竟有哪些?
从康熙至清末二百余年间,瓷鼻烟壶的种类究竟有哪些?

鼻烟壶器型之繁多,图案之丰富,用料之广泛,工艺之博杂,致使其品种难于细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料器鼻烟壶,即我国以前对玻璃的称谓。料器鼻烟壶有其独特好处,除不漏... [详细]

04月08日 09:54
“五岳”是如何产生的?山岳祭祀为什么会受到历代君主的重视?
“五岳”是如何产生的?山岳祭祀为什么会受到历代君主的重视?

说到山岳祭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人就产生了山川崇拜。慎子曰:“山川为天下衣食。”就是说山川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古人为答... [详细]

04月08日 09:5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是怎么创作这首诗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是怎么创作这首诗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的意思是指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 [详细]

04月08日 09:52
在古代生活中,“红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么制作的?
在古代生活中,“红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么制作的?

“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很隽永的意象,并且无可否认的是非常之美的一种意象。只是今天的人,大约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添香”的。我们所熟悉的“焚香”方式,是点线香。那种装在纸筒里、像挂面... [详细]

04月08日 09:48
竹子有何象征意义?竹笋成为士大夫们喜欢的蔬菜之一
竹子有何象征意义?竹笋成为士大夫们喜欢的蔬菜之一

中国人食用竹笋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诗经·大雅·韩奕》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句子。诗中讲到显父为韩侯饯行,宴席上的蔬菜有竹笋,有鲜嫩... [详细]

04月08日 09:44
中国焚香习俗起源是很早的,汉代熏炉又有哪些品种?
中国焚香习俗起源是很早的,汉代熏炉又有哪些品种?

我国焚香习俗起源是很早的,古人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这就是最初的焚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

04月07日 15:41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人尚武?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人尚武?

在很多诗词中大家也能看出来唐朝十分好武,而且就算是女子也不逞多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虽然是女儿柔弱之身但是还是可以习武的,所以唐朝的女子还是很多都有英姿飒爽的感觉。比现... [详细]

04月07日 15:39
北宋的收入水平是怎样的?放在整个古代史上都是什么等级?
北宋的收入水平是怎样的?放在整个古代史上都是什么等级?

两宋王朝有一个绰号,就是“富宋”。这个“富”字,放在繁华风雅到出名的北宋身上,真是全方位富到亮眼:官员俸禄空前高,补贴也出名丰厚。城市经济也热闹,老百姓也腰包鼓,照司马光的说法,唐朝有钱人才穿的丝... [详细]

04月07日 15:35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