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贞观之治: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因李世民的年号而得名
贞观之治: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因李世民的年号而得名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详细]

01月06日 09:50
李世民为何能开创贞观之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李世民为何能开创贞观之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庙号太宗。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 [详细]

01月06日 09:44
主导了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他儿子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主导了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他儿子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是后世敬仰的明君,是万人瞩目的“天可汗”,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但是这样一位辉煌一生的君王,主导了玄武门之变的君王,他的儿子们结局又是如何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详细]

01月06日 09:41
都说“开创为祖,守成为宗”,可是朱棣为何被后世称为“明成祖”?
都说“开创为祖,守成为宗”,可是朱棣为何被后世称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事实上的第三位皇帝,而且他的皇帝位置是篡的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都说“开创为祖,守成为宗”,可是他为什么被后世称为“明成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 [详细]

01月06日 09:38
隋朝的贡献伟大到什么程度?为何说秦统一要容易一些?
隋朝的贡献伟大到什么程度?为何说秦统一要容易一些?

说起隋朝,都觉得这是一个十分短暂的朝代,从前到后一共就38年,如果是不算隋末那几个傀儡皇帝的话,其实也就两代皇帝。二世而亡也就只有秦朝与它能相比。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

01月05日 15:49
隋朝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政治、军事、政治上有哪些影响?
隋朝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政治、军事、政治上有哪些影响?

隋朝(581年3月4日—618年6月18日)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至618年隋恭帝杨侑让位予李渊... [详细]

01月05日 15:44
为何隋朝会被李唐王朝丑化?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
为何隋朝会被李唐王朝丑化?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篡改史料最严重的皇帝。为了遮掩自己杀兄屠弟、囚父至死的劣行,并营造一个千古明君的假象,他暗示甚至强迫史官美化自己,还违反常例,把记载自己的史料取来翻阅删改。这导致了隋唐年间... [详细]

01月05日 15:40
安史之乱出现了哪两位大将?一个是李光弼而一个是郭子仪
安史之乱出现了哪两位大将?一个是李光弼而一个是郭子仪

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一个是李光弼,另一个是郭子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的平定: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兵20余万(后增至... [详细]

01月05日 15:20
《旧唐书·郭子仪传》中怎么评价郭子仪?他对唐朝有什么功绩?
《旧唐书·郭子仪传》中怎么评价郭子仪?他对唐朝有什么功绩?

《旧唐书·郭子仪传》: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大致意思是:天下安危系于他身上三十年。校中书令考察二十有四。权倾天下... [详细]

01月05日 15:07
关于阮咸有哪些轶事典故?为何会说小阮贤于大阮?
关于阮咸有哪些轶事典故?为何会说小阮贤于大阮?

阮咸(约232-287)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下面... [详细]

01月05日 15:04
关于王戎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名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关于王戎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名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戎出身琅... [详细]

01月05日 15:00
刘伶为什么会是一副酒鬼的模样?他存世的作品有哪些?
刘伶为什么会是一副酒鬼的模样?他存世的作品有哪些?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详细]

01月05日 14:56
向秀在早年有哪些经历?其对魏晋玄学有什么深刻影响?
向秀在早年有哪些经历?其对魏晋玄学有什么深刻影响?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魏晋时期的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 [详细]

01月05日 14:54
嵇康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为何会被司马昭下令处死?
嵇康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为何会被司马昭下令处死?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一作黄初四年(223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嵇康的... [详细]

01月05日 14:51
竹林七贤中的竹林时真是地名吗?七贤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竹林七贤中的竹林时真是地名吗?七贤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 [详细]

01月05日 14:47
竹林七贤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晋书·嵇康传》中如何记载?
竹林七贤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晋书·嵇康传》中如何记载?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三十公里处吴村镇境内。《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 [详细]

01月05日 14:43
吴三桂自知不足以三分天下,为何最后选择了投降后金?
吴三桂自知不足以三分天下,为何最后选择了投降后金?

吴三桂投降清军是因为陈圆圆吗?李自成即将进攻北京,而清军摄政王多尔衮急于攻打山海关,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使驻守咽喉要道山海关的一位青年将军变得举足轻重。他就是吴三桂。下面趣历史... [详细]

01月05日 14:40
魏晋时期为何在儒学之外盛行玄学,又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魏晋时期为何在儒学之外盛行玄学,又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汉武帝即位时,迫切需要在政治及经济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当时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学说来支持自己的统治。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观念,并被汉武帝... [详细]

01月05日 14:22
隋文帝完善《开皇律》后,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隋文帝完善《开皇律》后,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开皇律其篇目与基本内容,以北齐律为蓝本,所谓“多采后齐之制”,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篇章体例更加简要《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 [详细]

01月05日 13:38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初正式确立的,这种制度经过了多久的发展?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初正式确立的,这种制度经过了多久的发展?

初创于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就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就是指吏部、兵部、礼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后改为户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下来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详细]

01月05日 13:35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