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鞭长莫及”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鞭长莫及”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时,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从楚国到齐国,要经过宋国,按理应事先通知宋国。可是楚庄王自恃大国之君,不把宋国放在眼里,说:“不用通知宋国,只管过去就是!”申舟经过宋国的时候,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当时... [详细]

10月23日 14:43
成语“如狼牧羊”是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如狼牧羊”是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叫宁成的官吏。宁成当过济南都尉,这个人非常狠毒刻薄,执行法律的时候非常严厉。当地的民众和富豪都怕他。汉武帝即位后,宁成升官当了内史。由于被对手参了一本,结果被抓起来坐了牢。后... [详细]

10月23日 14:43
成语“道不拾遗”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道不拾遗”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宰相,对他言听计从。商鞅制定新法,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废除。这次变革,在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商鞅主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就应该对他进行奖励... [详细]

10月23日 14:42
成语“众怒难犯”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众怒难犯”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有矛盾。后来,尉止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内,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公子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他与子产一起平定... [详细]

10月23日 14:41
成语“舟中敌国”是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舟中敌国”是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战国时期,吴起是着名的军事家,但他总是遇不到赏识自己的明主。一次,吴起听人讲魏文侯比较贤明,就到魏国去投奔。魏文侯对是否重用吴起举棋不定,就向大夫李克问道:“你觉得吴起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详细]

10月23日 14:40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分道扬镳”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 [详细]

10月23日 14:39
成语“完璧归赵”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完璧归赵”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后来,这块宝玉被赵惠文王所拥有。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说此事,便想霸占此玉,并借机欺辱赵王。于是,秦王提起笔来给赵王写了封信... [详细]

10月23日 14:38
《郑风 子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郑风 子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郑风子衿》赏读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襟,... [详细]

10月23日 11:56
《送魏大从军》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送魏大从军》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送魏大从军唐代: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译文及注释译文匈奴还没有被灭亡,友人又像多功的... [详细]

10月23日 11:52
成语“沧海遗珠”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沧海遗珠”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唐朝时,有一位历任高宗、中宗、睿宗三朝的老臣狄仁杰,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大唐的兴盛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武则天掌握了政权,他协助女皇处理朝政,以不畏权势闻名中外,深受人们的钦敬。狄仁杰虽然是一... [详细]

10月22日 16:03
成语“励精图治”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励精图治”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公元前74年,西汉大将军霍光立刘询为汉宣帝。由于当时宣帝年纪小,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由霍光独揽,汉宣帝只是个摆设。霍光虽然掌握着大权,霍氏一门也被封为三侯,但是霍光的老婆仍然感到不满足。她为了使... [详细]

10月22日 16:03
成语“民不聊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民不聊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连年征战,都想多占土地,增加实力。秦国将韩、魏两国军队打得大败,杀死二十四万人。被杀士兵的家属非常难过,痛不欲生。从此以后,秦军经常带领军队,攻打韩、魏,到处烧杀掠夺。后来,... [详细]

10月22日 16:02
成语“斩草除根”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斩草除根”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合兵一处,进攻郑国。郑庄公吃了败仗,就向陈桓公提出两国讲和。陈桓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弟弟陈五父对他说:“与善良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的东西,不可失去。我看郑... [详细]

10月22日 16:02
成语“心腹之患”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心腹之患”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而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王之位后,为报父仇,励精图... [详细]

10月22日 16:01
成语“城狐社鼠”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城狐社鼠”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晋朝时期,统治阶级非常注重门阀制度,世家贵族与新兴贵族的地位相差悬殊。在山东,临沂王家是享誉海内的世家大族之一。王家的后起之秀王敦就娶了晋武帝的女儿襄城公主为妻。晋室南渡后,失去了对北方的统治... [详细]

10月22日 16:00
成语“千载难逢”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千载难逢”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唐朝中期,韩愈担任刑部侍郎之时,因为反对唐宪宗迎接佛骨,被贬到潮州做刺史。后来,唐宪宗为使国家富强,对祖宗留下来的治国政策进行了变革,韩愈觉得皇上越来越贤明了,就上了一道《潮州刺史谢上表》,对... [详细]

10月22日 16:00
成语“天无二日”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天无二日”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刘邦统一天下后,被群臣拥为皇帝。有一次,他到栎阳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刘邦见了父亲非常孝顺,五天向父亲叩拜一次,他家的家令觉得天子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是礼法所不容的,便偷偷对刘邦的父亲说:“天上没有两... [详细]

10月22日 15:59
成语“一国三公”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一国三公”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给大夫士下命令,让他在蒲地、屈地为公子重耳和夷吾修筑城池。夷吾嫌修得不够坚实,就向父亲告发了士。晋献公把士找来,当面问道:“你为啥那么粗心,不把城池修得牢固一些呢?”... [详细]

10月22日 15:58
成语“釜底游鱼”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釜底游鱼”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东汉时期,大臣张纲敢于仗义执言,以刚直不阿闻名天下。他不但与宦官的不良行为进行斗争,还不畏强权,对外戚梁冀的罪恶予以揭发。梁冀领教了张纲的厉害,对他恨之入骨,决定对他进行残酷报复,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详细]

10月22日 15:55
成语“鹿死谁手”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鹿死谁手”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五个强盛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国主各有一番经历,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开创了基业。其中经历最为奇特的,当数后赵国主石勒。... [详细]

10月22日 13:4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