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有恃无恐”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有恃无恐”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时,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齐孝公觉得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到了,就率领着大军去讨伐鲁国。鲁僖公听说敌军压境,知道自己的实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为使者出使齐军。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截住了... [详细]

10月22日 13:47
成语“吴市吹箫”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吴市吹箫”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次子——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悬挂伍子胥的画像,以便将其捉拿归案。伍子胥跑来跑去,也不知爬了多少山,涉了多少水,受了... [详细]

10月22日 13:46
成语“前倨后恭”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前倨后恭”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他是一位着名的策略家,非常聪明。苏秦曾经到秦国去游说,向秦王陈说天下大势,显示自己的才华。可是秦王有眼无珠,觉得他没什么才能,只会夸夸其谈。回到家中,他的父母、... [详细]

10月22日 13:45
成语“绝伦超群”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绝伦超群”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三国时期,刘备非常注意任用人才。他担任平原相的时候,手下有两员猛将,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刘备对他们非常重视,与他们亲如兄弟。后来刘备吃了败仗,依附荆州刘表,他们不嫌刘备势力小,仍然忠心耿耿地辅... [详细]

10月22日 13:44
成语“直言不讳”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直言不讳”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史称淝水之战。在战争中,前秦军表现出外强中干的特点,节节败退。晋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到北方镇守,统率淮北各军。可是此时的刘波正身染重病,闭门不出。接... [详细]

10月22日 13:43
“唯我独尊”的原意是什么?其实是被人误解的一个词
“唯我独尊”的原意是什么?其实是被人误解的一个词

在佛经中,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右肋出生。他出生以后马上就能独立走七步路,他向周围看了一番,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声宣告:“在天上与地下所有的物体中,只有我最伟大。”◎成语释义这个成语原来是... [详细]

10月22日 13:42
成语“盛气凌人”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盛气凌人”的原意是什么?出处又是哪里?

战国时期,秦国派出军队攻打赵国,这时赵太后执掌赵国的军政大权。赵太后见势不妙,就向齐国请求救援,但齐国提出,要想让他们出兵,除非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当人质。赵太后心疼长安君,不愿意答应齐... [详细]

10月22日 12:15
成语“言过其实”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言过其实”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马良、马谡兄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着名将领。马谡很有口才,特别喜欢谈论军事,分析战局,而且总是能谈到点子上。丞相诸葛亮觉得他才能出众,很器重他。可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觉得马谡这个人太爱吹嘘,做起事... [详细]

10月22日 12:13
成语“乐此不疲”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乐此不疲”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刘秀在新朝统治时期起兵造反,想恢复汉室江山,所以得到一些官僚、地主的支持。公元25年,他终于中兴汉室,做了皇帝,史称汉光武帝。后来,他又镇压了赤眉起义军,将各地割据势力消灭,统一全国,让老百姓过起... [详细]

10月22日 12:12
梦见“黄河”象征了什么?与现实的哪些影响有关?
梦见“黄河”象征了什么?与现实的哪些影响有关?

梦见黄河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黄河好不好?梦见黄河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梦见黄河水清,是大吉之兆。商人梦见黄河水清,预示着交易中能赚钱。恋爱中的人梦见黄河水清,预示着求... [详细]

10月22日 11:00
关于南辕北辙有什么智慧故事?告诉了孩子什么道理?
关于南辕北辙有什么智慧故事?告诉了孩子什么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南辕北辙的智慧故事,欢迎关注哦。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了很多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 [详细]

10月22日 10:41
关于钓鱼的诀窍有什么智慧故事?告诉了孩子什么道理?
关于钓鱼的诀窍有什么智慧故事?告诉了孩子什么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钓鱼的诀窍智慧故事,欢迎关注哦。平静的湖边有两个老汉在钓鱼。其中一个老汉一次又一次地起竿,不断地将钓上来的鱼放进鱼篓里;而另一位老汉的鱼篓里却空空的... [详细]

10月22日 10:37
成语“众叛亲离”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众叛亲离”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时,卫国君主卫桓公有个弟弟,名叫州吁。公子州吁有满身的武艺,就想篡夺兄长的位置。周平王死了,卫桓公到洛阳参加丧礼。州吁为兄长饯行,敬酒给桓公。桓公依照礼节,向弟弟回敬一杯酒。州吁趁哥哥没注... [详细]

10月21日 16:49
成语“狼子野心”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狼子野心”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春秋时,若敖氏的后代子文做了楚国令尹。当时,楚国不设相国,令尹是最高的长官。他为人公正,执法严明,楚国的属官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子文的兄弟叫子良,在楚国做司马,生了个儿子叫越椒。越椒满月那天,司... [详细]

10月21日 16:46
成语“贪天之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贪天之功”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众。由于骊姬的谗言迫害,他只得逃离祖国,四处漂泊。这样的生活他过了十九年。由于妻子姜氏和众谋臣的帮助,他虽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但为国出力的抱负始终没有... [详细]

10月21日 16:37
成语“心怀叵测”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心怀叵测”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东汉末年,曹操准备率兵南征,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谋士荀攸说:“周瑜刚死,可先打东吴,再打刘备。”曹操说:“如果大军南下,凉州的马腾来袭击许都怎么办?”荀攸说:“依我的看法,可以封马腾为征南将... [详细]

10月21日 16:34
成语“妇人之仁”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妇人之仁”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历史上着名的大将韩信在楚汉相争时曾经投奔过项羽。由于项羽有勇无谋,不善用人,韩信得不到重用,于是离开了项羽投奔了刘邦。他投奔刘邦以后,开始也未被重用,也想过要走。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把他追了... [详细]

10月21日 16:27
千足虫和蚯蚓的寓言内容是什么?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千足虫和蚯蚓的寓言内容是什么?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千足虫和蚯蚓的寓言故事,欢迎关注哦。很久以前,在一块石头底下,住着一条美丽的千足虫。它是有名的摩登女郎。它欣赏自己那些小脚,不厌不倦。但它的脚共有一千只... [详细]

10月21日 16:24
成语“犹豫不决”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犹豫不决”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战国时期,秦王想夺取赵国江山,就派兵攻入赵国,将赵国都城邯郸围了个水泄不通。赵孝成王没有办法,就派人前往魏国请求援助。魏王派大将晋鄙带领军队救援赵国。可是,晋鄙觉得秦国军队百战百胜,害怕引火烧... [详细]

10月21日 16:23
农夫得玉的寓言内容是什么?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农夫得玉的寓言内容是什么?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农夫得玉的寓言故事,欢迎关注哦。魏国有个农夫,在田野里耕种时拾到了一块很大的石头,但是他不认识自己拾到的是什么东西,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邻居。邻居知道是件... [详细]

10月21日 16:20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