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遗簪坠屦是什么意思?遗簪坠屦成语解释
遗簪坠屦是什么意思?遗簪坠屦成语解释

遗簪坠屦指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出自《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成语解释... [详细]

10月22日 09:54
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
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

请君入瓮是我们中国的成语,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更加不知道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请君入瓮的故事来源于唐朝女皇武则天、来俊臣和、周兴,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则是指来俊臣请君入瓮惩治周兴,一起... [详细]

10月13日 10:47
一诺千金这个词的典故,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
一诺千金这个词的典故,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

一诺千金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听说的。但多数人并不知道一诺千金这个词的典故,也不知道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那么这个词到底指的是谁呢?在历史上,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指性情耿直的季布。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

10月12日 14:23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故事?晏子兵不血刃干掉己方三员大将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故事?晏子兵不血刃干掉己方三员大将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 [详细]

09月17日 10:38
"轻虑浅谋"出自哪里?轻虑浅谋的故事
"轻虑浅谋"出自哪里?轻虑浅谋的故事

赵文王3年,赵国消灭了中山国,举国欢庆,并封长子章在安阳郡,由田不礼辅佐。由于他们二人一向怀有篡逆之心,由此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担忧。有一天,李兑跟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意志骄横,党羽众多,欲... [详细]

09月07日 17:48
”空前绝后“成语来自哪里?”空前绝后“的出处
”空前绝后“成语来自哪里?”空前绝后“的出处

“空前绝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以前不曾有过,今后不会再有。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也作“光前绝后”。... [详细]

09月03日 17:28
“东床”为何指的是女婿?且看王羲之如何推销自己。
“东床”为何指的是女婿?且看王羲之如何推销自己。

怎样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呢?王羲之坦腹东床的故事也许可以给人几丝启发。... [详细]

09月03日 11:13
礼崩乐坏是指什么?礼崩乐坏的原因解析
礼崩乐坏是指什么?礼崩乐坏的原因解析

其实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需要保存和一定延续,如果出现过一定的断接时间,那么可能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研究探索带来许多的问题以及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源自祭奠天... [详细]

09月03日 10:49
“债台高筑”成语出处 周天子借钱打仗还不起只能躲到高台上
“债台高筑”成语出处 周天子借钱打仗还不起只能躲到高台上

“债台高筑”是很有名的一则成语典故,形容负债很多,无法偿还。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朝最后一王周赧王。公元前256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很快夺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均在今登封市一带),斩首四万,已... [详细]

08月22日 11:4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竟是魏国最后一个皇帝说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竟是魏国最后一个皇帝说的

要说司马懿还不是司马家最厉害的角色,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要比司马懿狠,司马师敢废除皇帝重新立储,司马昭敢直接杀皇帝,野心都要比司马懿大的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这句话我们肯定都听过,那这句... [详细]

08月09日 17:38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韦思谦为国家“明目张胆”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韦思谦为国家“明目张胆”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杰出代表韦思谦,河南阳武(今新乡市原阳县)人,在唐高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御史大夫。他一生刚直不阿,以为国家“明目张胆”而闻名,史载“疑狱剧事,多与参裁”,甚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器重。... [详细]

07月13日 11:49
谢良佐拜师程颢,为什么背书背的好被批“玩物丧志”
谢良佐拜师程颢,为什么背书背的好被批“玩物丧志”

程颢是宋代的博学之士,一生著述颇多,且时常讲学,他与其弟程颐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彼时很多青年才俊为了丰富自己的学识,或不远万里,或不顾严寒地专程跑到二程门前去虚心请教,聆听教诲,心诚意坚。关于当时... [详细]

06月07日 10:27
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据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荥阳。此后,楚汉两军在荥阳... [详细]

05月02日 13:28
杵臼之交是什么意思?杵臼之交的故事
杵臼之交是什么意思?杵臼之交的故事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  原文:「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杵臼之交」意思是交友不嫌贫贱。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 [详细]

05月02日 17:09
目不识丁的故事
目不识丁的故事

目不识丁,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其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构成主谓结构。历史上曾有关于目不识丁的争议,... [详细]

04月17日 09:25
臧仓小人的故事
臧仓小人的故事

臧仓:战国时鲁国人。臧仓是个奸诈的小人。指进谗害贤的小人。... [详细]

04月17日 09:22
蕉鹿自欺的故事
蕉鹿自欺的故事

出处《列子·周穆王》卷三:“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 [详细]

04月17日 09:20
败军之将的故事
败军之将的故事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详细]

04月17日 09:17
近水楼台的故事
近水楼台的故事

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详细]

04月17日 09:14
金石为开的故事
金石为开的故事

金石: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也叫金刚石。原义为,只有用心有诚意,金石都可以被打开,比喻只要一个人心诚志坚,努力去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 [详细]

04月17日 09:1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