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问一得三的故事
问一得三的故事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 [详细]

04月17日 09:09
顽石点头的故事
顽石点头的故事

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到十天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 [详细]

04月17日 09:06
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详细]

04月17日 09:04
鸡口牛后的故事
鸡口牛后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秦国想要统一整个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并别的小国。... [详细]

04月17日 09:02
齐大非偶的故事
齐大非偶的故事

解释: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示例:陆徉为不知,以齐大非偶,再以年貌悬殊,故意峻拒。... [详细]

04月17日 09:00
断织劝学的故事
断织劝学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 [详细]

04月17日 08:55
七纵七禽的故事
七纵七禽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撤军时,南方彝族首领孟获纠集残兵余勇来袭击蜀军。双方一交锋就活捉孟获。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放他回家。孟获先后七次被捉住,最终真心归顺蜀国。... [详细]

04月17日 08:53
瓜代有期的故事
瓜代有期的故事

“瓜代有期”、“及瓜而代”都是指两人轮流戍守一地,瓜熟时赴任,来年瓜熟再派人交接;后来引申为有一定的轮替期限,期限一到,自然有人来接替。... [详细]

04月17日 08:50
病入膏肓的故事
病入膏肓的故事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详细]

04月17日 08:47
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
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

解释: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网络配图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 [详细]

04月16日 17:55
不合时宜的故事
不合时宜的故事

出处:《汉书·哀帝纪》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听过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晋违经背古,不合时宜。释义:“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合... [详细]

04月16日 17:45
不寒而栗的故事
不寒而栗的故事

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 [详细]

04月16日 17:43
不打不相识的故事
不打不相识的故事

出处:《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释义: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表示经过交手,互相了解,更加投合。故事:中国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有这... [详细]

04月16日 17:42
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

解释: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耻:羞耻。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网络配图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详细]

04月16日 17:39
伯乐相马的故事
伯乐相马的故事

解释:伯乐能发现千里马。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 [详细]

04月16日 17:38
宾至如归的故事
宾至如归的故事

解释: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主人待客热情、周到,来客感到满意。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 [详细]

04月16日 17:32
必恭必敬的故事
必恭必敬的故事

解释:非常的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 [详细]

04月16日 17:23
背水一战的故事
背水一战的故事

解释: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 [详细]

04月16日 17:22
半途而废的故事
半途而废的故事

解释: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 [详细]

04月16日 17:20
班门弄斧的故事
班门弄斧的故事

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用于自谦。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网络配图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 [详细]

04月16日 17:1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