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彼一时 此一时的故事
彼一时 此一时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王哙把政权交给宰相子之,从而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出兵燕国抢占土地。孟子极力主张出兵,要燕王给齐王称臣,从而推行仁政。但齐王却只看见燕国的土地与财富。孟子的学生充虞十分不满。孟... [详细]

04月14日 10:19
豁然开朗的故事
豁然开朗的故事

【注音】huòránkāilǎng【出处】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晋·陶潜《桃花园记》【解释】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 [详细]

04月14日 10:19
精明强干的故事
精明强干的故事

【注音】jīngmíngqiánggàn【出处】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新唐书·苏弁传》【释义】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用法】作谓语、宾语... [详细]

04月14日 10:17
骇人听闻的故事
骇人听闻的故事

【注音】hàiréntīngwén【出处】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 [详细]

04月14日 10:15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注音】yùsùzébùdá【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释义】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用法】作定语... [详细]

04月14日 10:14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注音】tiěbàngmóchéngzhēn【出处】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 [详细]

04月14日 10:12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

注音】gǒuyǎolǚdòngbīn【出处】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解释】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 [详细]

04月14日 10:10
一寒如此的故事
一寒如此的故事

战国时,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人。那时魏国“中大夫”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范睢没有死,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干,封他为宰相。网络配... [详细]

04月14日 10:05
郑人买履的故事
郑人买履的故事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 [详细]

04月13日 16:26
一言九鼎的意思,一言九鼎的典故
一言九鼎的意思,一言九鼎的典故

网络配图一言九鼎,九鼎:传说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后事把九鼎视为权利的象征,传国之宝器。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 [详细]

03月21日 12:11
一言九鼎的典故,一言九鼎涉及的历史人物
一言九鼎的典故,一言九鼎涉及的历史人物

一言九鼎,九鼎:传说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后事把九鼎视为权利的象征,传国之宝器。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 [详细]

03月21日 12:02
成语里苟延残喘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用法
成语里苟延残喘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用法

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路了。东郭先生骑着驴,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迷了路。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又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心里感到很害怕。突然,一... [详细]

12月13日 14:37
望尘莫及的故事 成语望尘莫及的由来
望尘莫及的故事 成语望尘莫及的由来

南朝时期,宋国有个叫吴庆之的人,很有才学。当时的扬州太守王义恭对吴庆之特别赏识,便请他出来担任类似秘书的幕僚工作。王义恭在办公务时遇到什么问题,都向吴庆之请教之后才做决定。后来王义恭因公事被皇帝杀... [详细]

12月13日 14:26
问鼎中原是春秋时期一个有标志性的行动
问鼎中原是春秋时期一个有标志性的行动

九鼎是夏朝的夏禹在治水时得到了民众的厚爱,各个诸侯都拥戴他,夏禹把进贡的铜材做成了九鼎,九鼎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历代来都是把九鼎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象征天子的尊... [详细]

11月22日 13:58
问鼎中原为何会成为夺取天下的代名词?
问鼎中原为何会成为夺取天下的代名词?

鼎本来是古代烹饪的器具,最早的鼎是由黏土烧制而成,后来又有了青铜器做的铜鼎。鼎被视作传国的重要的器具,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因此鼎就被赋予“显赫”、“尊贵”、“重大”的意义,也有很多成语也说明了鼎的... [详细]

11月22日 13:53
成语问鼎中原是在讲谁的故事 问鼎中原的故事介绍
成语问鼎中原是在讲谁的故事 问鼎中原的故事介绍

问鼎中原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带兵北伐,以朝拜的借口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小,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形势。公元前606年,进行北伐的楚庄王以讨伐陆浑之戎为时机,把楚国的大量军队开... [详细]

11月22日 13:51
远交近攻是秦昭王统一六国时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远交近攻是秦昭王统一六国时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远交近攻”是指一种外交河军事上的策略,和远方国家结盟,而与相近的国家为敌。是因为这个策略秦国才能统一华夏,吞并六国,为秦始皇实现了统一六国的愿望。秦昭王即位时期,秦国因为商鞅变法使得国力... [详细]

11月22日 11:44
秦国远交近攻策略 远交近攻的战略是什么
秦国远交近攻策略 远交近攻的战略是什么

“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是秦国的宰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策略,建议秦国将地理位置离的最近的韩、魏两国作为秦国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距离稍远的齐等国保持良好的联盟的关系,这样就可以... [详细]

11月22日 11:42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图穷匕见出处和典故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图穷匕见出处和典故

图穷匕见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故事源自战国的秦始皇与荆轲。《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图穷匕见故事介... [详细]

11月17日 10:57
田忌赛马的启示是什么 是谁为田忌出的主意
田忌赛马的启示是什么 是谁为田忌出的主意

《田忌赛马》是我们小学的时候就读到的一篇著名的文章,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个故事还要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被同门师兄弟庞涓陷害,受了酷刑成为了残疾人,但是他没有气馁,立志要报仇。... [详细]

11月15日 13:4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