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这八个日常成语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理解错了!
这八个日常成语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理解错了!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成语众多,因此导致了在漫长的成语演化过程中,人们对一些成语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再加上千年误读,以讹传讹,结果弄得这些词汇远远地背离... [详细]

05月12日 13:44
古代官方重视立夏节气:天子率百官举行迎夏仪式
古代官方重视立夏节气:天子率百官举行迎夏仪式

立夏节气,古人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一天在天文历法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太阳行至黄经45°。有趣的是,立夏时天黑后观察天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 [详细]

04月05日 11:35
解密:“愚公移山”的故事最初记载于哪本书中?
解密:“愚公移山”的故事最初记载于哪本书中?

学界普遍认为“愚公移山”仅见于《列子·汤问》篇(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9-161页),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篇中就说“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 [详细]

03月28日 09:23
外强中干的故事:因为一匹马而失败的战役
外强中干的故事:因为一匹马而失败的战役

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 [详细]

03月16日 11:37
解密:男人倾慕女人为何又被叫拜倒石榴裙下?
解密:男人倾慕女人为何又被叫拜倒石榴裙下?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有关。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西绣岭、王母祠等地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 [详细]

02月29日 13:18
“鹿死谁手”语出东晋石勒:与“问鼎中原”词意相近
“鹿死谁手”语出东晋石勒:与“问鼎中原”词意相近

329年,石勒踏平了“前赵”,终于能纵情驰骋在大平原,悠闲欣赏北国风光了,然而遥远的江南总是诱惑着他。这一年他56岁了,来日无多的紧迫感,时时袭上心头。他下定决心,要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梦想:飞... [详细]

02月25日 10:46
成语故事:成语“行将就木”竟出自伤心美女之口
成语故事:成语“行将就木”竟出自伤心美女之口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不仅没钱、没车、没房,甚至连名分都没有。他老爹晋献公要杀他,就先设计把他调到蒲城,蒲城在当时其实只是个荒野小城,让他去那里搞建设,等建好了再把他干掉。重耳去的时候,一穷二白,... [详细]

02月24日 17:03
人面桃花的意思 人面桃花并非形容女人美丽
人面桃花的意思 人面桃花并非形容女人美丽

说起“人面桃花”,恐怕只要是读书人大都知道这个成语典故。古代有许多的诗词中都使用过这个成语。譬如北宋词人柳永的《满朝欢》:“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再如南宋诗人... [详细]

02月23日 21:10
请君入瓮的故事简介 请君入瓮的故事细节?
请君入瓮的故事简介 请君入瓮的故事细节?

请君入瓮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一个官员利用请君入瓮的方法逼供了不少犯人,后来经上头查实这名官员滥用刑法,就派朝廷命官安防此举,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请君入瓮的故事。欲知细节... [详细]

02月11日 14:33
古代皇帝立春需行“籍田礼” :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古代皇帝立春需行“籍田礼” :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立春时节,阳和起蛰,万物皆春。先祖们认为是“斗柄东指”的结果,必须用一种盛大的仪式庆祝和迎接。于是,声势浩大的“籍田礼”和“迎春”活动应运而生。所谓“籍田”,指的是天子躬耕过的田地,可视为皇帝... [详细]

02月08日 15:27
晏子论社鼠的典故的简介 讽喻朝廷中的奸佞小人
晏子论社鼠的典故的简介 讽喻朝廷中的奸佞小人

晏子论社鼠晏子论社鼠一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在这篇典故里所表达的内容的是:国君身边的人奸佞小人就像一只社鼠一样,危害力很强,在朝廷上让皇帝不要听取忠臣之话,在朝廷外则向百姓们卖弄自己的权势。... [详细]

01月20日 11:31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是怎么来的?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是怎么来的?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人们总是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念,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帮人帮到底”,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 [详细]

01月18日 15:55
解读:古人重信重义 四个一诺千金的历史故事
解读:古人重信重义  四个一诺千金的历史故事

下面是古代的4个一诺千金的故事,惊呆现代人。诚信感动强盗得以保全性命汉朝时代,世道混乱,刘平扶着母亲逃难。一天,他出去找食物,却不幸遇上一班饥饿的强盗,强盗抓住他,... [详细]

12月24日 16:28
后羿射日:中国古代的神箭手的传奇故事之一
后羿射日:中国古代的神箭手的传奇故事之一

射箭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礼仪与体育运动,更是一种重要的征战、生存技巧。在当时的古战场上,射手精准的一箭很可能出其不意,克敌制胜。也因此,中国大地上流传着很多关于神箭手的故事。后羿... [详细]

12月19日 12:51
指桑骂槐是什么意思?指桑骂槐的故事典故介绍
指桑骂槐是什么意思?指桑骂槐的故事典故介绍

【注音】zhǐsāngmàhuái《指桑骂槐》选自《三十六计》用计战例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指甲骂乙、指东骂西,但作为军事上的计策,其【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 [详细]

11月04日 17:32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典故 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典故 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什么意思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相传宋仁宗年间,有... [详细]

10月27日 17:10
夺席谈经的意思典故简介 夺席谈经的主人公是谁
夺席谈经的意思典故简介 夺席谈经的主人公是谁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立儒学为官学之后,对儒学的研究就被称为经学,意为研究经典之学。当时儒学经典主要有五部:《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我国最初的五经,除此之... [详细]

10月27日 17:03
得陇望蜀的典故主人公是谁?得陇望蜀的意思
得陇望蜀的典故主人公是谁?得陇望蜀的意思

[释义]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nb... [详细]

10月27日 16:58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谢安:不想为官的千古名相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谢安:不想为官的千古名相

“东山再起”是用来形容牛人的,因为这个典故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牛人:谢安!谢安能文能武,生活过得小资、风流,但指挥起战争来,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他导演的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 [详细]

10月27日 15:33
借刀杀人的故事典故简介 借刀杀人的主人公是谁
借刀杀人的故事典故简介 借刀杀人的主人公是谁

拼音】jièdāoshārén【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 [详细]

10月22日 17:1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