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花花皇帝朱厚照!揭秘正德帝七大淫乱爱好
花花皇帝朱厚照!揭秘正德帝七大淫乱爱好

终于要说说正德皇帝了。却又不知从哪里下笔。主要是这位叫朱厚照的帝王让我们没法用一个完整的结论去评价他。他到底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还是一个愤青?还是一个有为的“将军”?因为按传统的道德去看他,那真是叛... [详细]

03月04日 17:28
三征噶尔丹的相关评价:有力地打击沙俄的野心
三征噶尔丹的相关评价:有力地打击沙俄的野心

对清朝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巩固了西北边陲,消灭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而且也打击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准噶尔的野心,对于以后挫败帝国主义勾结利用民族败类分裂祖国的阴谋,捍... [详细]

03月04日 16:53
三征噶尔丹经过:准噶尔部叛乱是被如何平定的?
三征噶尔丹经过:准噶尔部叛乱是被如何平定的?

初次亲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率兵3万(一说2万)自库楞湖(今呼伦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兵锋指向北京。清廷命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兵抗击,失利于乌尔会河(即乌拉桂... [详细]

03月04日 16:39
三征噶尔丹的历史背景:噶尔丹趁草原内乱崛起
三征噶尔丹的历史背景:噶尔丹趁草原内乱崛起

准噶尔兴起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的分支,明清之际兴起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一带。清朝初年,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及其子僧格曾遣使入贡。僧格弟噶尔丹继位后,依旧向清廷称臣。康熙十八年(1679... [详细]

03月04日 16:32
三征噶尔丹简介:康熙朝一场重要的平叛战争
三征噶尔丹简介:康熙朝一场重要的平叛战争

三征噶尔丹是指中国清朝康熙年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噶尔丹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 [详细]

03月04日 16:22
解密:清朝的“奴才”地位为何会高过同朝的“臣子”
解密:清朝的“奴才”地位为何会高过同朝的“臣子”

就国民气质而言,清人较之前朝,出现了更严重的退化。如果站在中国大历史的角度概括,可以一言蔽之:明亡清立,中国从一个“臣民之国”倒退为“奴才之国”。了解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在中原汉族王朝... [详细]

03月04日 16:17
东南互保的结果和意义:东南互保有什么历史影响
东南互保的结果和意义:东南互保有什么历史影响

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此事件虽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同时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而各省亦因八国联... [详细]

03月04日 16:14
东南互保的具体协议:东南五省不参与义和团运动
东南互保的具体协议:东南五省不参与义和团运动

1900年6月26日,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同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据盛宣怀的《... [详细]

03月04日 16:04
东南互保的经过:李鸿章险些出任中国的大总统
东南互保的经过:李鸿章险些出任中国的大总统

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 [详细]

03月04日 16:00
东南互保简介:英美国家同意不侵入长江流域
东南互保简介:英美国家同意不侵入长江流域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 [详细]

03月04日 15:51
揭秘清朝功利主义外交: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外交
揭秘清朝功利主义外交: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外交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林则徐、魏源,还有徐继畬,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通过与西方人直接交往,认识了西方,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这是中国对西方认识的根本转折。在他们之前,中国人面对周边族群始终有一种文明... [详细]

03月04日 15:34
解密:三国三大君主中为何刘备的心胸最狭窄?
解密:三国三大君主中为何刘备的心胸最狭窄?

历史证明,大凡开国者,一般都注意尚贤任能。刘备屡战屡败,频遭挫折,自然也知道任用贤能的重要。先来谈谈曹操的用人。曹操出于功利的目的,唯才是举,虚怀待人,不惜爵赏,使许多人都甘为其所用。当然,这... [详细]

03月04日 15:13
揭秘刘备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 :未早日放弃荆州
揭秘刘备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 :未早日放弃荆州

如果刘备和孙权在荆州问题上能互相让步,不再争议,甚至是刘备主动放弃荆州与东吴搞好关系。三国的结局会怎么样呢?荆州之争又为何会成为刘备和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一起看看网友三国の陆逊的分析... [详细]

03月04日 14:47
解密:曹操为何重金奖赏杀妻给刘备吃的农夫?
解密:曹操为何重金奖赏杀妻给刘备吃的农夫?

看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一定还记得刘安杀妻这个故事。该书卷之四,第三十七回“吕布败走下邳城”一节中写到:“却说玄德匹马往山中逃难,正行之间,背后一军来赶,回头视之,乃孙乾也。相抱而哭。玄德曰:“... [详细]

03月04日 14:37
三国演义隐藏的细节:刘备孙权一直维持同盟关系
三国演义隐藏的细节:刘备孙权一直维持同盟关系

一部《三国演义》把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争斗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作为诸葛亮的领导的刘备,自然被认为与周瑜免不了有暗战的发生。我们都知道,刘备与周瑜的交集是在赤壁之战,但事实上刘备与周瑜一直是同盟关... [详细]

03月04日 14:30
南京六朝古都为何都不长命?是谁破坏了帝王气
南京六朝古都为何都不长命?是谁破坏了帝王气

编者按: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一座承载着六朝兴衰的古都,不同于北京的刚,我眼中的南京是柔情的。十里秦淮,烟雨朦胧,秦淮河上斑斓的画舫、缥缈的歌声,郁郁不得志的江南才子,风华绝代的秦淮八艳,... [详细]

03月04日 14:08
明代名将墓石刻被"掩埋": 生前亲历"土木堡之变"
明代名将墓石刻被"掩埋": 生前亲历"土木堡之变"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发微博爆料,在位于雨花台区南京药械厂厂区内发现几件散落的明代石刻,经证实,为亲历“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名将顾兴祖的神道石刻。但是石刻周围环境... [详细]

03月04日 13:48
解密:秦惠王杀商鞅为什么不废除他所推行的新法
解密:秦惠王杀商鞅为什么不废除他所推行的新法

商鞅是卫国的公子,所以又称之为卫鞅。他曾经在魏国国相公叔座手下做过一个小官,公叔座临死的时候把他推荐给魏王,魏王不能用。公叔座死后,卫鞅听说秦孝公在全国招贤,就西去秦国,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关系见... [详细]

03月04日 09:57
解密:因何说诸葛亮用人失察才断送蜀汉江山?
解密:因何说诸葛亮用人失察才断送蜀汉江山?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自成立到覆灭,只历刘备、刘禅父子二帝,存续了短短42年,这僻处西南一隅的羸弱小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如昙花一现,却留下许多经典传奇故事,让后世无数英雄扼腕长叹,涕泪满襟。关于蜀... [详细]

03月04日 09:40
唐宣宗为何要对公主严加管教?公主作风有问题吗
唐宣宗为何要对公主严加管教?公主作风有问题吗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未包括武周政权)。唐武宗死后,以皇太叔身份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宣宗是唐后期唯一值得一提的人物,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并颇有成效。宣宗... [详细]

03月04日 07:4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