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什么事件让西方国家看到了清政府的狂妄腐朽
什么事件让西方国家看到了清政府的狂妄腐朽

公元1792年,发生了著名的“马戛尔尼访华”事件。这原本是一件可以改变中国进程的大事件,可是,当政的清廷政府却白白地错失了这样一次与先进文明、先进技术交流和对话的机会。错失机会的直接原因,是缺乏沟通双... [详细]

01月03日 20:37
揭秘:懦弱腐朽的清政府总共赔给列强多少钱
揭秘:懦弱腐朽的清政府总共赔给列强多少钱

中国历史上最屈辱沉沦的一页,公认是从鸦片战争的惨败起翻开。从被英国人轻松暴揍开始,直到末代小皇帝溥仪退位,大清王朝里里外外的折腾,一直就没停:皇帝换了好多茬,大臣砍了好几位,起义镇压了一大拨,洋务内务... [详细]

01月03日 20:20
明王朝为何走向灭亡? 祸根就是崇祯这两大昏招
明王朝为何走向灭亡? 祸根就是崇祯这两大昏招

两件昏招造乱局说起明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以及屡剿不平。现代的史料,多把原因归结到明末吏治腐败,政府财用匮乏,以及天灾横行催化内部矛盾上。而其实,明朝农民大起义的越演越烈,其实却有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 [详细]

01月03日 09:07
姜维有没有穷兵黩武 蜀汉灭亡责任在不在姜维
姜维有没有穷兵黩武 蜀汉灭亡责任在不在姜维

穷兵黩武,不得人心冬去春来,又一年过去了。公元255年的正月,魏国淮南再次发生反司马氏的兵变。魏国镇守淮南的大将毌丘俭、文钦于寿春集结五六万魏军讨伐司马师,司马师率军亲征二人,毌丘俭、文钦孤立无援,当... [详细]

01月03日 08:34
历史解秘:“驸马”一词有着怎样的不可思议的来历
历史解秘:“驸马”一词有着怎样的不可思议的来历

说起“驸马”一词,人们都会自然想起两部古装大戏,一是《铡美案》,二是《女驸马》。《铡美案》说的是,湖广均州举子陈世美在妻子秦香莲的支持下,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皇帝招为驸马。秦香莲携子... [详细]

01月02日 21:46
唐朝宦官们最终完美升级变成货真价实的老虎
唐朝宦官们最终完美升级变成货真价实的老虎

中国你死我活的古代政治史上,恶心事从来不少,“宦官专权”该是其中尤其恶心的一样。要问这事放在哪代最恶心,好些历史剧票友们,脱口而出的便是一个朝代:大明。从正史里的刘瑾魏忠贤,到野史里横扫龙门客栈的雨化... [详细]

01月02日 17:40
揭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天变事变”!
揭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天变事变”!

看两位亲历“天京事变”的欧洲人,怎么记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内讧事件。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层发生的一次严重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三王被杀,天京城内大面积流血,约两万人丧生,翼王石达... [详细]

01月02日 17:37
解密:刘备夷陵兵败后为什么选择和东吴讲和?
解密:刘备夷陵兵败后为什么选择和东吴讲和?

刘备征伐东吴,结果在夷陵被东吴的陆逊打败。这场夷陵之战被称作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此后三国再也没有这样的大战。刘备失败后,逃归回到蜀汉国境内,在永安城安顿下来,从此一病不起,于第二年四月病逝于永安宫... [详细]

01月02日 16:14
揭秘明末名将李成梁放虎归山 最终引火自焚
揭秘明末名将李成梁放虎归山 最终引火自焚

明朝中后期的三大支柱:南有戚继光,北有李成梁,中央坐镇张居正,被称作是明帝国的铁三角。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位功过争议最大的北角星李成梁。李成梁,字汝契,号银城,有考证说其祖籍本为陇西,祖上于唐末为避战乱... [详细]

01月02日 15:27
解密古代科举:当时的考生是否也要租“高考房”?
解密古代科举:当时的考生是否也要租“高考房”?

“高考房”。据说很普通的一间就得两千多;豪华一点的,还有四五千的呢!我心中暗想:这不是给孩子加压力吗?花了爹妈几千块,考不好可怎么办?假如孩子再有“择床”之病,通宵失眠,那才叫花钱找罪受呢!古... [详细]

01月02日 15:16
解密:基督教是怎样从中国政治上层中退出的?
解密:基督教是怎样从中国政治上层中退出的?

根据中国官方记载,基督教在唐代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但多由少数民族所信奉。在汉族主政为主和人口居多的中国大陆,景教没有形成引人注目的势力。到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基督教(到中国后被翻译为天主教)才在... [详细]

01月02日 15:09
《芈月传》称呼有错误:专家称楚王不能直呼赢驷
《芈月传》称呼有错误:专家称楚王不能直呼赢驷

通过一部电视剧《芈月传》能长不少历史知识。虽然观众已知“芈”的正确读法(“芈”,音“mǐ”),可是对于这些战国中期人物的称呼方式,历史学者有话要说。日前,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教授... [详细]

01月02日 14:43
崇祯皇帝煤山自尽前夕为何秘密安葬魏忠贤遗骸?
崇祯皇帝煤山自尽前夕为何秘密安葬魏忠贤遗骸?

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的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然而,17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 [详细]

01月02日 13:40
揭秘: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因何快速膨胀且中原大乱?
揭秘: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因何快速膨胀且中原大乱?

西北农民造反这个问题,崇祯犯了在辽东问题上的相同错误,因为各类政策的失当,导致原本局限于一地的战争,演变成蔓延全国的战火。在崇祯元年陕西动乱初起时,在如何对待的问题上,明王朝就意见不一。起初地方官为逃... [详细]

01月02日 13:11
李世贤:太平天国竟想联合欧美诸国一同瓜分中国
李世贤:太平天国竟想联合欧美诸国一同瓜分中国

公元1864年,曾国藩同其弟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洪秀全于天京沦陷前去世,忠王李秀成被清军擒杀,但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率汪海洋、陆顺德等度梅岭入广东,再经广东入福建,斩清福建提督林文察转,占据... [详细]

01月02日 13:00
明朝宦官选拔标准严格:被阉者只有十分之一入宫
明朝宦官选拔标准严格:被阉者只有十分之一入宫

明代入宫当宦官一职十分抢手,每年的被阉者中只有十之一二能选入宫中,而其余的阉人只能在京城内游荡。这些人受到普通百姓的歧视,又游手好闲,成为社会的一大不稳定因素。当时规定,凡自愿阉割要求成为宦官... [详细]

01月02日 11:59
历史揭秘:王莽晚年为什么忽然“好色”起来?
历史揭秘:王莽晚年为什么忽然“好色”起来?

历代史官,无不对王莽口诛笔伐,认为他是外戚篡位,是伪君子兼窃国大盗。中国文人要丑化谁,必定从道德、人格方面大做文章,尤其在女色方面,更要死死地揪住小尾巴。若论知识结构,王莽笃信儒家,他做梦都想成为入世... [详细]

01月02日 09:56
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 是继承人能力不足吗
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 是继承人能力不足吗

先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为聚集力量、争取同盟军,先后分封了7个异姓王,但这同时也成为他称帝之后贯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大隐患,于是,在吕后的帮助下,刘邦选择了杀戮功臣。在诸位功臣中,韩信成了首当其... [详细]

01月02日 09:48
中国史上最震惊的三大“美人计”:其中有何隐情
中国史上最震惊的三大“美人计”:其中有何隐情

翻开官方史册《二十四史》,历朝历代,都特地留有"女性板块",堆列着皇后、贵妃、嫔娥、公主、命妇等与帝王将相有关的女性;而在稗官野史和民间文艺里,留取艳名的又以妓女居多。一.娥皇、女... [详细]

01月01日 22:12
解密大明朝:明朝史书中为何明成祖朱棣会消失
解密大明朝:明朝史书中为何明成祖朱棣会消失

 “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上面这段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写明成祖朱棣的,它出自《... [详细]

01月01日 21:3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