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刘禅投降之后成都发生了什么?关羽后代被灭族
刘禅投降之后成都发生了什么?关羽后代被灭族

第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魏军报复性杀人。蜀汉与曹魏对峙数十年,相互攻伐,彼此都有仇隙。蜀汉灭亡后,魏将士借机报复,屠杀蜀汉将兵降将。庞德原是曹操手下名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时,... [详细]

07月28日 15:11
关羽是诸葛亮借刀所杀?襄樊之战刘备为何不出兵
关羽是诸葛亮借刀所杀?襄樊之战刘备为何不出兵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首尾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 [详细]

07月28日 14:30
晚清重臣琦善看法:认为不改变习惯抵御不了洋人
晚清重臣琦善看法:认为不改变习惯抵御不了洋人

晚清大臣琦善是个倒霉的角色,1840年林则徐在广东缴烟引起战争,他临时接任,实在是为林则徐擦屁股。他经过外交、战争的双重努力后,发觉对抗之不可行,自作主张与英国签订了求和的《穿鼻条约》,已是在当... [详细]

07月28日 14:23
关羽水淹七军由谁来承担责任:是天灾还是人祸?
关羽水淹七军由谁来承担责任:是天灾还是人祸?

三国中,于禁所统七军约三万余因遭遇大水袭击失去战斗力而为敌军所覆没。兹将此次因天灾而造成的重大军事灾难的经过整理叙述如下:一、襄樊之战的战前形势襄樊,自江陵战役失利之后,就一直是曹魏国家... [详细]

07月28日 13:59
解密一则知名的历史谣言:元朝从没有禁止过菜刀
解密一则知名的历史谣言:元朝从没有禁止过菜刀

网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说元朝实行菜刀管制,几户人家才允许有一把菜刀——有说10户共用一把的,有说3户共用一把的。还有一种十分后现代的说法,说元朝政府研制了滚圆型的吸铁石,直径6米,由10人壮士推... [详细]

07月28日 13:44
古代历史上包子原来叫馒头:影响堪比“麦当劳”
古代历史上包子原来叫馒头:影响堪比“麦当劳”

坊间有说法:想看唐代的中国,去日本;想看宋代的中国,去韩国。对此,我至少可以提供一个小小的例证:史料载,在武大郎和潘金莲生活的宋朝,馒头一直都是有馅的,相当于今天的包子。而在保留了很多汉语古音的韩... [详细]

07月28日 11:39
古代年终奖:东汉大将军黄金20斤宋朝宰相5只羊
古代年终奖:东汉大将军黄金20斤宋朝宰相5只羊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相当于黄金20斤。汉代规定,1斤黄金等于1万铜钱。如《汉书》卷二四《... [详细]

07月28日 11:36
古代大红大紫出自哪里:比喻显赫与古代官服有关
古代大红大紫出自哪里:比喻显赫与古代官服有关

“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 [详细]

07月28日 10:25
宋朝时期已形成可观的高利贷产业:没钱可押妻女
宋朝时期已形成可观的高利贷产业:没钱可押妻女

《水浒传》里,西门庆发家致富后,四处放款,并不是搞慈善;鲁达寄身的五台山文殊院,借本钱给商人,也不是乐善好施和无偿免费。宋代官营放贷机构叫交子务、会子务,私营的叫交子铺、交引铺、钱引铺。私人第一放... [详细]

07月28日 09:51
古代的官太太不好当:或成丈夫政治博弈牺牲品
古代的官太太不好当:或成丈夫政治博弈牺牲品

在古代封建专权制下,不仅身为官员的男性们压力大,即便是“夫荣妻贵”的官太太,也有很多难言的“苦衷”,有的甚至成为了丈夫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西汉大臣张敞是汉宣帝的亲信,“颇以经术儒雅文之”,担任京城的... [详细]

07月28日 09:46
宋代政治的制衡之道:分相权夺兵权且多重监察
宋代政治的制衡之道:分相权夺兵权且多重监察

宋代完备的官场制衡机制,使五代以来“朝纲混乱,武将乱权”的传统被迫终止。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马背上夺取的天下,靠一个“陈桥兵变”摘走了后周小皇帝的皇冠,这个以武力和玩弄权术起家的能人一上台,便... [详细]

07月27日 18:03
《史记》的独特之处:司马迁专门为寡妇著书立传
《史记》的独特之处:司马迁专门为寡妇著书立传

司马迁不仅反对一般的等级观念,还为妇女大唱赞歌——他甚至为巴寡妇清立传这个千古冤案,得从以下一段故事开始:“汉武帝时候,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但皇帝不准她们见面。于是尹夫人就主动... [详细]

07月27日 17:49
中国古代史上的两大瑰宝“顶尖技术”被盗始末
中国古代史上的两大瑰宝“顶尖技术”被盗始末

瓷器与丝绸是中国的两大金字招牌,这两种东西,是古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独门绝学”,既挣来成箱的黄金白银,也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天下谁不知道“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当然,这两条路并非... [详细]

07月27日 17:13
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风气: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风气: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一个国家的兴衰史也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在这中间,一个国家官员的读书兴趣和持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前者的。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 [详细]

07月27日 16:45
历朝官本位制度下的悲剧:清官为何成了一种怪物
历朝官本位制度下的悲剧:清官为何成了一种怪物

我们历来有一种幻想,或者说有一种幻象:无论在怎样糟糕的历史中,总能窥见一丝体制内的良心光彩。但只要稍做较真儿的思考,便会发现:在我们这个皇权、官权至高无上的国度,清官只能是作为一个怪物的形态出现,... [详细]

07月27日 16:14
秦汉时的蜀地移民:将六国富豪大户迁往蜀地
秦汉时的蜀地移民:将六国富豪大户迁往蜀地

常璩《华阳国志》记述,秦朝统一巴蜀后,便开始了对蜀地的经营。在政治措施上,秦朝采取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用的统治方式。秦相继分封的三位蜀侯(王子通国、公子恽、公子绾)虽然在不到三十年内皆死于非命,而秦... [详细]

07月27日 14:49
时代的悲哀:为何不少古代文人才子英年早逝?
时代的悲哀:为何不少古代文人才子英年早逝?

中国古代文人中有不少的才子,正值勃发之时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这与他们的性格缺陷和处事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18岁即有才名,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 [详细]

07月27日 14:40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是如何让紫禁城“保暖”的?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是如何让紫禁城“保暖”的?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有气象数据显示,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保暖衣、羽绒服,更没有空调的时代,生活在紫... [详细]

07月27日 13:29
清代名医为何皆不愿入宫?太医生涯有哪些陷阱
清代名医为何皆不愿入宫?太医生涯有哪些陷阱

人们所说的太医,除指在太医院任职的医官外,还应该包括那些地方举荐入都,供奉内廷的名医。他们侍候于君王左右,为“至尊”诊治疾病,遇有疑难大症,朝野瞩目,责任极重。可是历来皇帝后妃,大都养尊处优,每餐... [详细]

07月27日 13:22
中国古代的皇帝如何攒“私房钱”:皇帝借钱给政府
中国古代的皇帝如何攒“私房钱”:皇帝借钱给政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家国都一体化了,那么皇帝就不应该再有什么私房钱,不应该私设小金库。道理虽然如此,但事实上在清朝以前,皇帝照样有独立于国家财政的小金库。说是小金库,... [详细]

07月27日 11:5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