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揭秘中国第一学霸家族:北宋至清共出76名进士
揭秘中国第一学霸家族:北宋至清共出76名进士

千年古村走马塘,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一个经历过千年科举制度的古村,一个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家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浮躁,在物是人非社会变迁的破落中,世人为走马塘保留警最后剩余的一份尊重与... [详细]

07月20日 14:19
中法战争怪现象:法军运输需四十天 清军要四个月
中法战争怪现象:法军运输需四十天 清军要四个月

铁路“福音”听不见自古至今,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就是机动力。这就是为什么骑兵通常能战胜步兵,也是蒙古军队以少量兵力横扫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奥秘所在。海权也好,陆权也好,核心都是机动力。而十九世纪铁... [详细]

07月20日 11:31
刘邦重用韩信的背后:并非爱才而是萧何的面子
刘邦重用韩信的背后:并非爱才而是萧何的面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因萧何的推荐得以成事,又因萧何的诱引被吕后所杀。其实,说韩信被杀也是因为萧何未免有点儿牵强,吕后要杀韩信,萧何又能奈何?再说,杀韩信,难说就不是刘邦的主意!刘邦将韩信由楚... [详细]

07月20日 11:18
秦国历史解密:秦国的郑国渠何以两千年流淌?
秦国历史解密:秦国的郑国渠何以两千年流淌?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两项较大的水利工程——邗沟和郑国渠,分别属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和战国末期的秦国,不过,它们的命运结局却是截然的不同。邗沟,随着修建它的吴国的覆亡,很快失去了它的作用并被后人遗忘,而郑国... [详细]

07月20日 11:13
揭秘义和团干的荒唐故事:谁带支铅笔都会被砍死
揭秘义和团干的荒唐故事:谁带支铅笔都会被砍死

对于义和团运动,我相信很多人和过去的我一样知之甚少(确切的说只知道教科书上的几句评语),也不会认为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在现在这个一切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的年代,回过头去省视一下一百年前那个同样... [详细]

07月20日 11:06
没落王朝的悲哀:王朝晚期时的胜仗无法得到胜果
没落王朝的悲哀:王朝晚期时的胜仗无法得到胜果

一代政权,即便是到了腐朽没落的时候,它也有一定的能量,开初这个能量会表现出比他的那个掘墓人要强大得多。他们也打过胜仗,但他们却不能够把胜仗化成胜果。这其中的原因实在是耐人寻味。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究... [详细]

07月20日 10:53
悲惨收场的党项人:西夏王朝为何无法步写入正史
悲惨收场的党项人:西夏王朝为何无法步写入正史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一个以独立王朝身份卓然而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开始出现在中国西北的历史版图上。在纵观西夏历史时,最令我惊讶的是,它以弱小的实力,在长达19... [详细]

07月20日 10:55
古代人才兴国的标本:魏文侯治国用不同类型人才
古代人才兴国的标本:魏文侯治国用不同类型人才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成为战国首个崛起的大国。魏国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天时而言,当时的秦国还在沉睡,齐国国君大权旁落,楚国内乱不止,魏国四周无强敌。就地理优势而言,魏国横跨黄河南北,主要领地包括今... [详细]

07月20日 09:47
刘备的遗嘱暗藏着什么玄机?堵死了诸葛亮的后路
刘备的遗嘱暗藏着什么玄机?堵死了诸葛亮的后路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国打败,退回到鱼复,改鱼复为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次年,刘备病危,感觉时日无多,就把诸葛亮和李严找来,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以上两人。这年四月,刘备死于永安宫。临终前,... [详细]

07月20日 09:47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百姓的生活水平极低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百姓的生活水平极低

老子的“无为而治”理论何其荒唐,但竟然有人说,汉朝四百年基业,就奠定于此。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西汉建国初期,虽有“无为政治”做理论,但刘氏政府实行的却是“有为政治”,他们不仅给农民松绑(如免除全国田... [详细]

07月20日 09:23
古代高等学府也得修学分:成绩及格者可授官职
古代高等学府也得修学分:成绩及格者可授官职

学分,可不要以为只是现代莘莘学子的追求,古人也曾为之拼命。《礼记·学记》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 [详细]

07月20日 09:18
从秦到清 中国2000多年历史中三个黄金时代!
从秦到清 中国2000多年历史中三个黄金时代!

一般说来,历代末帝多是腐败无能的亡国之君,而历代开国皇帝,多是富于开拓精神的创业英雄。从他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执政理念和不同的结局中,进一步向我们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至理名言。历史学... [详细]

07月19日 17:34
花木兰为什么不得不替父从征?花木兰其实不姓花
花木兰为什么不得不替父从征?花木兰其实不姓花

想不到继“杜甫很忙”之后,“花木兰”也突然在网络上成了“红人”。起因是演员贾玲在一出小品节目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形象滑稽,硬是将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 [详细]

07月19日 16:09
隐姓埋名三百年:吴三桂、陈圆圆墓葬发现始末
隐姓埋名三百年:吴三桂、陈圆圆墓葬发现始末

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已经流传三百余年,吴三桂的冲冠一怒,陈圆圆的痴情相随,最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的昆明城破之后其尸骨何在?爱妾陈圆圆归葬何... [详细]

07月19日 15:55
淮南的两次兵变:三国时代曹魏集团最大一次内乱
淮南的两次兵变:三国时代曹魏集团最大一次内乱

一、毌丘俭、文钦之乱毌丘俭,字仲恭,魏国大将,魏国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文钦,字仲若,魏国大将,魏国扬州刺史、前将军,封山桑侯。《三国志》将毌丘俭(文钦和毌丘俭合传)和王凌、钟会等人合传,其... [详细]

07月19日 14:30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13位托孤大臣 结局都怎么样?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13位托孤大臣 结局都怎么样?

作为一个有为的帝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维护自身的统治,即使身为皇帝,也不得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寿数,所以,那些叱咤风云的皇帝们在准备身后事时也很无奈:他们治国手段强硬,对各种复杂局面处理地游刃有余,无论... [详细]

07月19日 10:48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 他最信任的一个武将竟是他!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 他最信任的一个武将竟是他!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此人用兵如神,神机妙算。手下人对他极为佩服,不过诸葛亮也有用得最顺手的人,也就是最信任的人。这些人或者耿耿忠心,或者精通阵法,或者善于心理仗,或者武艺高强,... [详细]

07月19日 01:07
吕后专权为什么不杀老臣?没让吕氏当皇帝的打算
吕后专权为什么不杀老臣?没让吕氏当皇帝的打算

吕后名叫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为人刚毅,曾经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刘邦当皇帝后封为皇后,史称吕后。刘邦死后,她的儿子刘盈继位,为太后。刘盈为人柔弱,能力有限,吕雉以太后的身份更多干政,权力当然也比刘... [详细]

07月18日 15:33
项羽嫡系部将为何没人封王?没有培养出独当一面者
项羽嫡系部将为何没人封王?没有培养出独当一面者

项羽进入秦国都城咸阳,杀了秦的降王子婴,然后开始封王。因为曾经和楚怀王有约:“先入关者为王”,不好公然违约,就把刘邦封在秦人迁徙囚徒的巴蜀之地,又因为刘邦通过张良贿赂项伯,经他的叔父项伯的劝说,又加... [详细]

07月18日 15:27
国家发展中的身体隐痛:皇帝的寿命与政治稳定
国家发展中的身体隐痛:皇帝的寿命与政治稳定

  没有人能够万岁,即使所有人称他为万岁。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只是自己的,影响的是一个家庭的命运;对于那些皇帝们,他们的肉身,就不仅是其自身的,还是政治的、国家的。此时... [详细]

08月01日 15:0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