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一言为定”有哪些故事?又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一言为定”有哪些故事?又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一言为定【拼音】:yīyánwéidìng【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成语故事】:战国时,商秧在秦国变法革新。当新法令制定好后... [详细]

12月30日 10:05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拼音】:yīyèzhàngmù,bùjiàntàishān【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 [详细]

12月30日 09:59
成语“一衣带水”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衣带水”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衣带水【拼音】:yīyīdàishuǐ【解释】: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成语故事】:南北朝的时候,北方... [详细]

12月30日 09:54
成语“一鸣惊人”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鸣惊人”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鸣惊人【拼音】:yīmíngjīngrén【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成语故事】: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 [详细]

12月29日 10:33
成语“一木难支”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木难支”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木难支【拼音】:yīmùnánzhī【解释】: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成语故事】:南北朝(刘)宋顺帝... [详细]

12月29日 10:31
成语“一目十行”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目十行”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目十行【拼音】:yīmùshíháng【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成语故事】: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 [详细]

12月29日 10:27
成语“一诺千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诺千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诺千金【拼音】:yīnuòqiānjīn【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 [详细]

12月29日 10:22
成语“一钱不值”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钱不值”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钱不值【拼音】:yīqiánbùzhí【解释】: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成语故事】:灌夫,字仲孺,西汉时代人。他性情刚直,讲究信义,说出的话一定做到... [详细]

12月29日 10:19
成语“一窍不通”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窍不通”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窍不通【拼音】:yīqiàobùtōng【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成语故事】:纣王,是商朝时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 [详细]

12月29日 10:16
成语“一丘之貉”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丘之貉”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丘之貉【拼音】:yīqiūzhīhè【解释】: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成语故事】:汉朝汉宣帝时,... [详细]

12月29日 10:12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拼音】:yīréndédào,jīquǎnshēngtiān【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 [详细]

12月29日 10:09
成语“一日千里”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日千里”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日千里【拼音】:yīrìqiānlǐ【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赵国作人质时,与同在赵国、尚未做秦王的赢... [详细]

12月29日 10:04
诸葛亮施展祈禳之法延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施展祈禳之法延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向天借命失败了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历史记载,诸葛亮到这个时候就死掉了,所以不管你怎么瞎编,什么时候死那是改不了。所以就编了一个情景,魏延推翻了七星灯,诸葛亮命丧五原丈。三国演义这... [详细]

12月29日 10:03
成语“一日三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日三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日三秋【拼音】:yīrìsānqiū【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成语故事】:... [详细]

12月29日 10:00
儒林外史中马二的形象如何?他都有怎样的事迹?
儒林外史中马二的形象如何?他都有怎样的事迹?

这位马二先生如其原型冯粹中是颇有“侠魄”的。“侠魄”在势利风习、文人圈子中是“稀有金属”,仅这一点就使作者对此君颇公正,使公正的读者对此君难出恶声。只是在说《外史》是“群丑图”热闹的季节,马二先生... [详细]

12月28日 16:39
儒林外史里鲍文卿为何能够如鱼得水呢?他有哪些不同呢?
儒林外史里鲍文卿为何能够如鱼得水呢?他有哪些不同呢?

《外史》一书,“其至精之义,尤在辨别德器”(刘咸炘《小说裁论》)。作者从不像他抨击的势利之徒那样以身份标价格、分高下,而始终是以人品定贤否的,而且由于他对上流社会失望,又特别注重用贱行中的君子风来... [详细]

12月28日 16:38
儒林外史是如何刻画鲍文卿这个人物的?他的性格如何呢?
儒林外史是如何刻画鲍文卿这个人物的?他的性格如何呢?

这段情节见于原著第24、25、26三回。作者在这段情节中,详细描述了鲍文卿与向鼎、倪霜峰等人的交往经过,满腔热忱地塑造了鲍文卿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知分守礼的下层人物形象。作者对自己所看... [详细]

12月28日 16:35
儒林外史是怎样描写王冕这个人物的,他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儒林外史是怎样描写王冕这个人物的,他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儒林外史》开篇第1回为“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这名流便是指王冕。作者完整地叙写了他读书、放牛、学画、拒官、隐居的人生历程,并借他的故事隐括全书大义,展示自己的创作意图。《儒林外史... [详细]

12月28日 16:33
成语“一傅众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傅众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傅众咻【拼音】:yīfùzhòngxiū【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成语故事】:孟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详细]

12月28日 15:13
成语“一鼓作气”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鼓作气”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鼓作气【拼音】:yīgǔzuòqì【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成语故事... [详细]

12月28日 15:0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