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义不容辞”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义不容辞”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义不容辞【拼音】:yìbùróngcí【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30万大军直取江南。东吴孙权听到这个消息后... [详细]

12月31日 14:57
成语“义无反顾”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义无反顾”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义无反顾【拼音】:yìwúfǎngù【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成语故事】:司马相如是位才子,会击剑抚琴,但最擅长... [详细]

12月31日 14:48
成语“一字千金”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一字千金”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 [详细]

12月31日 10:32
成语“一字之师”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成语“一字之师”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 [详细]

12月31日 10:29
鲍信是谁?为何他的战死会让曹操都流泪呢?
鲍信是谁?为何他的战死会让曹操都流泪呢?

三国中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一个当时的官三代,祖父曹腾是费亭侯,父亲曹嵩世袭了祖父的官位,位列三公,曹操从小也是非常的聪明,饱读诗书,对世间的事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这也是她能成为魏王的基本原... [详细]

12月31日 10:27
成语“依样葫芦”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依样葫芦”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依样葫芦【拼音】:yīyànghúlu【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成语故事】: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 [详细]

12月31日 10:25
成语“以古非今”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以古非今”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以古非今【拼音】:yǐgǔfēijīn【解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成语故事】: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席,庆贺自己寿辰,... [详细]

12月31日 10:21
成语“以管窥天”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成语“以管窥天”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成语】:以管窥天【拼音】:yǐguǎnkuītiān【解释】: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 [详细]

12月31日 10:17
成语“以规为瑱”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以规为瑱”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以规为瑱【拼音】:yǐguīwéitiàn【解释】: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成语故事】:公元... [详细]

12月31日 10:12
成语“以邻为壑”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以邻为壑”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以邻为壑【拼音】:yǐlínwéihè【解释】: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成语故事】:禹在... [详细]

12月31日 10:08
成语“以卵击石”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成语“以卵击石”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成语】:以卵击石【拼音】:yǐluǎnjīshí【解释】: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成语故事】: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途中遇见一个叫“曰”... [详细]

12月31日 10:04
成语“以貌取人”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以貌取人”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以貌取人【拼音】:yǐmàoqǔrén【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成语故事】: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 [详细]

12月31日 09:59
成语“以强凌弱”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以强凌弱”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以强凌弱【拼音】:yǐqiánglíngruò【解释】: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成语故事】: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春秋末... [详细]

12月31日 09:55
成语“一丝不苟”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丝不苟”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丝不苟【拼音】:yīsībùgǒu【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成语故事】: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 [详细]

12月30日 10:36
成语“一网打尽”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网打尽”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网打尽【拼音】:yīwǎngdǎjìn【解释】: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成语故事】:晋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两兄弟。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 [详细]

12月30日 10:33
成语“一问三不知”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问三不知”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问三不知【拼音】:yīwènsānbùzhī【解释】: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成语故事】:公元前... [详细]

12月30日 10:30
成语“一误再误”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误再误”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误再误【拼音】:yīwùzàiwù【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成语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老大、老五早死。宋太祖登上皇帝... [详细]

12月30日 10:26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拼音】:yīxièbùrúyīxiè【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清·翟灏《通俗编》引宋·无名氏《圣宋掇遗... [详细]

12月30日 10:23
成语“一薰一莸”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薰一莸”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一薰一莸【拼音】:yīxūnyīyóu【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薰莸混在一起,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成语故事】:春秋... [详细]

12月30日 10:18
成语“一言九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言九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言九鼎【拼音】:yīyánjiǔdǐng【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成语故事】:战国... [详细]

12月30日 10:10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