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众志成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众志成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众志成城【拼音】:zhòngzhìchéngchéng【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成语故事】:周朝末年,周景王... [详细]

01月07日 09:52
成语“重蹈覆辙”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重蹈覆辙”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重蹈覆辙【拼音】:chóngdǎofùzhé【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成语故事】:... [详细]

01月07日 09:49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如何理解呢?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如何理解呢?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风姐从宁府回来后,又向二姐诉说了她如何操心救众人无罪,二姐反而感激不尽。随后,风姐带二姐见了贾母、太太及诸姊妹,得到众人的赞许,二姐也搬进厢房来住... [详细]

01月06日 14:17
成语“知难而退”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知难而退”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知难而退【拼音】:zhīnánértuì【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 [详细]

01月06日 10:42
成语“止戈为武”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止戈为武”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止戈为武【拼音】:zhǐgēwéiwǔ【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成... [详细]

01月06日 10:38
“只重衣衫不重人”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只重衣衫不重人”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只重衣衫不重人【拼音】:zhǐzhòngyīshānbùzhòngrén【解释】: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成语故事】:清干嘉年间洛阳孟习欧,字庐陵,工... [详细]

01月06日 10:35
成语“纸醉金迷”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纸醉金迷”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纸醉金迷【拼音】:zhǐzuìjīnmí【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当时... [详细]

01月06日 10:29
成语“指鹿为马”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指鹿为马”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指鹿为马【拼音】:zhǐlùwéimǎ【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成语故事】: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 [详细]

01月06日 10:23
成语“趾高气扬”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趾高气扬”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趾高气扬【拼音】:zhǐgāoqìyáng【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成语故事】... [详细]

01月06日 10:21
成语“至死不悟”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至死不悟”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至死不悟【拼音】:zhìsǐbùwù【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成语故事】:古时候,临江地区有一个人外出打猎,捉到了一只小麋鹿,心中十分高兴,... [详细]

01月06日 10:16
成语“志在四方”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志在四方”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志在四方【拼音】:zhìzàisìfāng【解释】: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成语故事】:战国时,鲁国的孔穿(孔子第5代孙)去赵国游历,... [详细]

01月06日 10:07
成语“炙手可热”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炙手可热”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炙手可热【拼音】:zhìshǒukěrè【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成语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详细]

01月06日 10:0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拼音】:zhìzhěqiānlǜ,bìyǒuyīshī【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成语故事】:... [详细]

01月06日 09:57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运斤成风【拼音】:yùnjīnchéngfēng【解释】: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成语故事】: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 [详细]

01月05日 14:56
成语“糟糠之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糟糠之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糟糠之妻【拼音】:zāokāngzhīqī【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他学... [详细]

01月05日 14:50
成语“凿壁偷光”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凿壁偷光”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凿壁偷光【拼音】:záobìtōuguāng【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 [详细]

01月05日 14:42
成语“曾参杀人”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曾参杀人”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曾参杀人【拼音】:zēngshēnshārén【解释】:比喻流言可畏。【成语故事】: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曾参,曾参是个非常用功念书、孝顺父母的人!有... [详细]

01月05日 14:35
成语“债台高筑”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债台高筑”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债台高筑【拼音】:zhàitáigāozhù【解释】:形容欠债很多。【成语故事】:战国时,摇摇欲坠的周赧王还野心勃勃,但实际却软弱无力。他想联合楚、燕等国攻打... [详细]

01月05日 14:26
成语“枕戈待旦”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枕戈待旦”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枕戈待旦【拼音】:zhěngēdàidàn【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成语故事】:西晋的... [详细]

01月05日 14:19
成语“争先恐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争先恐后”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争先恐后【拼音】:zhēngxiānkǒnghòu【解释】:抢着向前,唯恐落后。【成语故事】:春秋后期,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 [详细]

01月05日 14:12
分页: 96/247 首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