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食言而肥”的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食言而肥”的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食言而肥的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释义: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食言而肥的故事】史书记载: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 [详细]

08月27日 10:46
成语“指鹿为马”的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指鹿为马”的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指鹿为马的意思】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释义: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的故事】秦始皇死后,赵... [详细]

08月27日 10:45
成语“南辕北辙”的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南辕北辙”的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南辕北辙的出处】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成语“南辕北辙”出自本寓言。【南辕北辙的故事】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 [详细]

08月27日 10:44
成语“令行禁止”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令行禁止”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令行禁止出处】1、《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1]2、《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3、南朝梁武帝《断酒肉... [详细]

08月27日 10:11
成语“势如破竹”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势如破竹”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势如破竹的出处】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 [详细]

08月27日 10:10
成语“逆行倒施”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逆行倒施”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倒行逆施的意思】《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释义: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倒行逆施历史故事】春秋末... [详细]

08月27日 10:08
成语“安如泰山”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安如泰山”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安如泰山的意思】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释义:形容安稳牢固,不可动摇。也说安如磐石、稳如泰山。【安如泰山成语故事】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府中的一个... [详细]

08月27日 10:06
成语“斩草除根”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斩草除根”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斩草除根的出处:1、《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2、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1]... [详细]

08月27日 10:04
成语“洗耳恭听”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洗耳恭听”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洗耳恭听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请君侯试说一遍;下官洗耳恭听。”释义: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详细]

08月27日 10:03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箪食壶浆成语意思】《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释义: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箪食壶浆成语... [详细]

08月27日 10:02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梁上君子出处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自传》,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释义: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梁上君子典故版本一:寔在... [详细]

08月27日 10:01
成语“从容不迫”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从容不迫”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从容不迫的意思《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释义: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东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年轻人,他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可他的志向却很高远,他发奋读书,一直... [详细]

08月27日 10:00
成语“一笔勾销”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一笔勾销”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一笔勾销成语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释义:一笔勾销(yībǐgōuxiāo),把账一笔抹掉。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一切完全取... [详细]

08月27日 09:59
“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成语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1]《三国志-武帝传》:“建安(... [详细]

08月26日 10:27
成语“九牛一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九牛一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九牛一毛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释义:这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渺小、轻微,或很大数量中的极少数。【九牛一毛成语故事】... [详细]

08月26日 10:27
成语“牝牡骊黄”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牝牡骊黄”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牝牡骊黄出处】宋·陈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独略其牝牡骊黄而友其人,关其休戚,悯其不自容于世。”释义:骊:黑色。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牝牡... [详细]

08月26日 10:26
成语“掷果盈车”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掷果盈车”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掷果盈车出处】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笑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2、刘孝... [详细]

08月26日 10:25
成语“别无长物”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别无长物”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别无长物的出处】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其家乃是个贫人;房内只有一张大几;四下一看;别无长物。”释义:也说身无长物。《世说新语·德行》:“恭作人无长物。”指王恭置备的东西... [详细]

08月26日 10:23
成语“玩物丧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玩物丧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玩物丧志的出处】出自《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释义: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常用来指醉心于某些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从而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志气。【玩物丧志的典故】公元... [详细]

08月26日 10:22
成语“道不拾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道不拾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道不拾遗的成语出处】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释义:也说路不拾遗。丢失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拾起来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道不拾遗的成语故事... [详细]

08月26日 10:1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