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负重致远”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负重致远”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负重致远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释义: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负重致远成语故事东汉末,襄... [详细]

08月26日 10:18
成语“谈笑自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谈笑自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也说谈笑自如。出自:《三国志·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谈笑自若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有一... [详细]

08月26日 10:17
成语“舍本逐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舍本逐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舍本逐末的意思舍本逐末出自《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释义:又说弃本逐... [详细]

08月26日 10:16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一言九鼎的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一言... [详细]

08月26日 09:46
成语“人言可畏”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人言可畏”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人言可畏的出处及经典语句】早就知道有“人言可畏”这个成语,原来它最早出现在《诗经》里。《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 [详细]

08月26日 09:45
成语“栉风沐雨”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栉风沐雨”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栉风沐雨成语出处】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释义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栉风沐雨成语典故】大禹姓姒,是上古的治水英雄,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详细]

08月26日 09:44
成语“欲盖弥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欲盖弥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欲盖弥彰成语出处】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释义指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欲盖弥彰成语故事】春秋... [详细]

08月26日 09:43
成语“不堪回首”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不堪回首”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不堪回首的意思】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南唐二主词,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释义:指对过去的事... [详细]

08月26日 09:42
成语“抱薪救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抱薪救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抱薪救火的意思】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战国策·魏策》:“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而火不止。”《文子精诚》... [详细]

08月26日 09:41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龙山落帽的意思】《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孟嘉字万年,江夏鄳人,吴司空宗曾孙也。嘉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嘉还都,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还传当问吏。”亮举麈尾掩口... [详细]

08月26日 09:39
成语“草菅人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草菅人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草菅人命的意思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释义:原意是批评秦二世胡亥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随便。后用草菅人命形容漠视人的生命,任意... [详细]

08月26日 09:37
成语“钱可通神”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钱可通神”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钱可通神是什么意思钱可通神原味: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冤屈,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吏,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日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 [详细]

08月26日 09:36
成语“狼狈为奸”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狼狈为奸”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狼狈为奸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清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诸生之不平则鸣,有何足清夏燮《中西纪事·互市档案》:“... [详细]

08月26日 09:34
成语“夸父逐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夸父逐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夸父逐日的意思】典故之一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⑥。弃其杖,化为邓林。典故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典故之二夸父不... [详细]

08月25日 13:41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意思】《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释义: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 [详细]

08月25日 13:40
成语“众志成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众志成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众志成城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众志成城的意思: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意思是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众... [详细]

08月25日 13:38
成语“弹冠相庆”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弹冠相庆”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弹冠相庆意思】《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释义:指即将做官,互相庆贺。有时仅指相互庆贺。弹冠:弹去帽上的灰尘。【弹冠相庆故事】... [详细]

08月25日 11:51
成语“白龙鱼服”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白龙鱼服”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白龙鱼服的意思】白龙:传说中白色的龙,河神。借指帝王或大官吏。鱼服:鱼形,穿起鱼的外衣。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汉·张衡《东京赋》:... [详细]

08月25日 11:49
成语“井底之蛙”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井底之蛙”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井底之蛙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所谓井底之蛙不知东海者,而长素以印度成事戒之。”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 [详细]

08月25日 11:48
成语“改过自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改过自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改过自新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 [详细]

08月25日 11:4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