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大器晚成”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大器晚成”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大器晚成的出处】《老子》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释义: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大器晚成的故事】三国时期,袁绍... [详细]

08月13日 10:35
成语“下车泣罪”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下车泣罪”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下车泣罪的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释义: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下车泣罪的故事】有一次禹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停住车... [详细]

08月13日 10:34
成语“折冲樽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折冲樽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折冲樽俎的出处】《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晋·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释义:樽... [详细]

08月13日 10:20
成语“铁杵磨针”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铁杵磨针”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铁杵磨针的成语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唐朝着名大... [详细]

08月13日 10:19
成语“空中楼阁”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空中楼阁”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空中楼阁的出处】《二程全书·遗书》:“邵尧夫犹空中楼阁。”释义: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空中楼阁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既愚蠢又固执的富翁。有一... [详细]

08月13日 10:18
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掩耳盗铃的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释义: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 [详细]

08月13日 10:16
成语“白龙微服”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白龙微服”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白龙微服的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释义:鱼服:穿起鱼的外衣。意思是白龙化为鱼在... [详细]

08月13日 10:15
成语“一目十行”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一目十行”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一目十行的成语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释义: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一目十... [详细]

08月13日 10:03
成语“高山流水”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高山流水”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高山流水的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释义:1.也说流水高山。《列... [详细]

08月13日 10:02
成语“一暴十寒”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一暴十寒”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一暴十寒的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释义: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或工作等常常间断,没有恒心。【一暴十寒的成语故事】... [详细]

08月13日 10:01
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名正言顺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释义: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不合理;说话不顺当、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以“名正言顺”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 [详细]

08月13日 10:00
成语“半途而废”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半途而废”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半途而废的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释义:废:停止。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意思是做事不能善始善终。【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黄河岸边有个叫乐... [详细]

08月13日 09:58
成语“分道扬镳”的来历是什么?原意又是什么?
成语“分道扬镳”的来历是什么?原意又是什么?

孝文帝时期北魏宗室中有一个人叫拓跋齐,后改名为元齐,他颇富韬略,统兵有方,能征善战,曾立下赫赫战功。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孝文帝很赏识元志,任命他为洛阳... [详细]

08月12日 15:56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叫做退避三舍。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都比较熟悉,而且也都知道这个成语背后是有一个历史故事在里面的。那么这个历史... [详细]

08月04日 15:04
“披荆斩棘”这个成语是从哪里来的?它的出处是哪里?
“披荆斩棘”这个成语是从哪里来的?它的出处是哪里?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披荆斩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冯异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将,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汉光武帝刘秀刚起兵时,他就在刘秀手下效劳,立下很多战功。他虽然功高盖... [详细]

08月04日 10:19
中国那些有趣的口头禅都有什么典故呢?
中国那些有趣的口头禅都有什么典故呢?

口头禅最初是宗教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然而演变至今,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拍马屁」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 [详细]

07月30日 15:59
俗语“拜倒在石榴裙下”,究竟有没有石榴裙呢?
俗语“拜倒在石榴裙下”,究竟有没有石榴裙呢?

大家熟知的俗语「拜倒在石榴裙下」,形容男子对女子的崇拜并为之倾倒,究竟有没有石榴裙呢?「石榴裙」指的是古代女子,所穿的鲜艳大红长裙,广泛指当时的年轻女子,而「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由来,有许多说法... [详细]

07月30日 10:19
成语“才高八斗”出自哪里?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
成语“才高八斗”出自哪里?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

“八斗之才”这句成语赞美某人很有才,尤其是富于文才,写的文章很多。中国传统文学名著《西游记》说:“才如子建成诗易,貌似潘安掷果轻。”《儒林外史》说:“这人是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 [详细]

07月23日 11:40
成语“画地为牢”的出处你知道吗?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画地为牢”的出处你知道吗?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你知道画地为牢的故事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画地为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àdìwéiláo,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 [详细]

07月17日 15:19
成语“房谋杜断”怎么来的?其中的房和杜又是谁?
成语“房谋杜断”怎么来的?其中的房和杜又是谁?

后代史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基本都首推房玄龄,一句话说的直白:“唐代贤相,前有房杜(杜如晦),后有姚(姚崇)宋(宋璟)。”房玄龄是今天的山东淄博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房彦谦历仕四朝,是南北朝... [详细]

06月18日 16:3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