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言过其实”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言过其实”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言过其实的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释义: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言过其实的成语故事】马良、马谡兄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着名将领。马谡很... [详细]

08月14日 11:33
成语“不可救药”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不可救药”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不可救药的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释义:原意是说周厉王多行酷烈之暴政,就像重病人一样,不能再医治了。后泛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 [详细]

08月14日 11:31
成语“虚有其表”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虚有其表”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虚有其表的成语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释义:表: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不行。【虚有其表的成语故事】萧嵩是唐朝开国老臣萧瑀的曾侄... [详细]

08月14日 10:54
成语“患得患失”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患得患失”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患得患失的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得患失的故事】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 [详细]

08月14日 10:53
成语“急如星火”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急如星火”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急如星火的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词临门;急于星火。”释义:星火:流星的光。像流星的光一样极快地闪过。比喻情势紧迫。【急如星火的成语故事】李密原来在蜀汉做官,后来蜀汉灭... [详细]

08月14日 10:52
成语“如鱼得水”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如鱼得水”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如鱼得水的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释义: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如鱼得水的成语故事】三国时期,... [详细]

08月14日 10:50
成语“喋喋不休”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喋喋不休”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喋喋不休的出处】《史记·匈奴传》:“嗟士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占占;冠固何当!”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喋喋不休的故事】张释之是堵阳人,字... [详细]

08月14日 10:49
成语“卷土重来”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卷土重来”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卷土重来】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释义: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卷土重来】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为了... [详细]

08月14日 10:48
成语“千万买邻”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千万买邻”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千万买邻的出处】《南史·吕僧珍传》:“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释义: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千万买邻的典故】梁武帝任命吕憎珍管理他的家乡南衰州。吕憎珍到任后,不徇私情,秉公办事... [详细]

08月14日 10:47
成语“坐观成败”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坐观成败”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坐观成败的成语出处】《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释义: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或失败。【坐观成败的成语故事】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非常宠爱。... [详细]

08月14日 10:46
成语“滥竽充数”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滥竽充数”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滥竽充数的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释义: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 [详细]

08月14日 10:45
成语“卖刀买牛”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卖刀买牛”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卖刀买牛的意思】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卖刀买牛。”释义: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卖刀买牛的故事】西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初,渤海郡一... [详细]

08月14日 10:42
成语“不寒而栗”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不寒而栗”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不寒而栗的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释义:栗: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不寒而栗的故事】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 [详细]

08月14日 10:19
成语“大公无私”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大公无私”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大公无私的成语出处】1.《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2.清·龚自珍《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释义:1.完全为... [详细]

08月14日 10:18
成语“开柙出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开柙出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开柙出虎的意思】先秦·孔子《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柙(xiá):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开柙出虎... [详细]

08月14日 10:16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释义:既,已经;往,过去;咎(jiù):怪罪,处分。已经做完和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去说它了。后指对以往的错误不再责备追究。【既往不咎的故... [详细]

08月14日 10:14
成语“长风破浪”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长风破浪”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长风破浪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释义: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长风破浪... [详细]

08月14日 10:12
成语“划粥断齑”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划粥断齑”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划粥断齑的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释义:断:断开;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详细]

08月14日 10:11
成语“扬扬得意”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扬扬得意”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扬扬得意的出处】《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释义:扬扬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扬扬得意的故事】晏婴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齐国的名... [详细]

08月14日 10:10
成语“指鹿为马”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指鹿为马”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指鹿为马的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释义:是指着... [详细]

08月14日 10:0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