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囊萤映雪”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囊萤映雪”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囊萤映雪的成语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 [详细]

08月23日 12:48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捕风捉影的出处】《汉书·郊祀志下》:“求之;荡荡乎如系风捕影;终不可得。”释义: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捕风捉影的故事】谷永,字子云,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详细]

08月23日 12:47
成语“重蹈覆辙”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重蹈覆辙”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重蹈覆辙成语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释义: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贬义。【重... [详细]

08月23日 12:45
成语“望门投止”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望门投止”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望门投止成语出处】1、《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尸变》:“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 [详细]

08月23日 12:44
成语“千载难逢”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千载难逢”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千载难逢成语出处】1、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瘐杲之传》:臣以凡庸,谬徼(侥)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2、唐.韩愈《韩昌黎全集.潮州刺史谢上表》宜定乐章,以告神明,东巡泰山,奏功皇天,... [详细]

08月23日 12:43
成语“项庄舞剑”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项庄舞剑”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释义: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 [详细]

08月23日 12:42
“羊陆之交”一词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典故吗?
“羊陆之交”一词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典故吗?

你们知道羊陆之交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羊陆之交,指的是伸出两个阵营的交情。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西晋将领羊祜和孙吴将领陆抗,两个敌对国家的将领在交战边境和睦相处,被称为羊陆之交。西晋最终是... [详细]

08月23日 11:50
成语“邓攸无子”的典故源于历史上的哪个故事?
成语“邓攸无子”的典故源于历史上的哪个故事?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邓攸无子”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三国时期政权鼎立,战乱频仍。原本飘乎不定的游牧部族,得以乘隙突破万里长城,跨越黄河(河套地区),不断向中... [详细]

08月21日 15:38
成语“不可多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不可多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不可多得的意思】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释义: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不可多得的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衡的着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 [详细]

08月21日 14:43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唇亡齿寒的意思】1、《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2、《左传·哀公八年》:“夫鲁... [详细]

08月21日 14:42
掩耳盗铃的出处是哪?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掩耳盗铃的出处是哪?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掩耳盗铃的历史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释义: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 [详细]

08月21日 14:40
成语“舟中敌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舟中敌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舟中敌国的历史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释义: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舟中敌国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吴起是着名的... [详细]

08月21日 14:39
成语“人杰地灵”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人杰地灵”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人杰地灵的历史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释义: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人杰地灵的成语故事】闻名中外的... [详细]

08月21日 14:38
成语“同甘共苦”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同甘共苦”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同甘共苦的历史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释义: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同甘共苦的成语故事】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kuài),想学... [详细]

08月21日 14:37
成语“人自为战”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人自为战”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人自为战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释义: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人自为战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有... [详细]

08月21日 14:35
成语“望尘莫及”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望尘莫及”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望尘莫及成语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释义:莫:不。及:到,赶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 [详细]

08月21日 14:35
成语“前功尽弃”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前功尽弃”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前功尽弃成语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释义: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 [详细]

08月21日 14:34
成语“功亏一篑”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功亏一篑”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功亏一篑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释义:篑(kuì):筐。是说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而没有成功。含惋惜之意。... [详细]

08月21日 14:32
鞠躬尽瘁的故事出处在哪?都有哪些典故呢?
鞠躬尽瘁的故事出处在哪?都有哪些典故呢?

【鞠躬尽瘁的故事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释义:尽瘁:竭尽劳苦。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鞠躬尽瘁的历史故事】... [详细]

08月21日 11:53
成语“相敬如宾”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相敬如宾”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相敬如宾的故事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相敬如宾的历史故事】春秋... [详细]

08月21日 11:5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