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专横跋扈”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专横跋扈”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专横跋扈的故事出处】《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释义: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专横跋扈的历史故事】... [详细]

08月21日 11:50
成语“奋不顾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奋不顾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奋不顾身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汉书卷五十四李广传》:”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旧唐书卷七十六太宗诸子传蒋王恽传》:“... [详细]

08月21日 11:46
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将近90岁了。由于被两座大山阻隔,所以,愚公每次出门,都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 [详细]

08月21日 11:45
书圣王羲之都有哪些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呢?
书圣王羲之都有哪些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呢?

王羲之,东晋时期的着名书法家,有着“书圣”之称。王羲之一生在书法上的成就令人敬仰,留下了无数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今天来为大家罗列下与王羲之有个的成语故事。与王羲之有关成语: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身... [详细]

08月21日 11:45
成语“人琴俱亡”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人琴俱亡”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人琴俱亡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详细]

08月21日 11:44
成语“春蚓秋蛇”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春蚓秋蛇”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春蚓秋蛇的意思】《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释义: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春蚓秋蛇的故事】梁朝的萧子云,自幼喜欢书法。他的书法虽... [详细]

08月21日 11:43
成语“东床快婿”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东床快婿”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东床快婿的成语意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详细]

08月21日 11:42
成语“入木三分”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入木三分”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入木三分的意思】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入木三分的故事】王羲... [详细]

08月21日 11:41
梦见“男孩”是好是坏?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梦见“男孩”是好是坏?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梦见男孩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男孩好不好?梦见男孩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男孩代表传宗接代。梦中的男孩,是好运的象征。梦见男孩,意味着事业的发展与生意的兴隆;成年男子梦见妻子... [详细]

08月21日 10:59
成语“分庭抗礼”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分庭抗礼”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分庭抗礼的意思】《庄子·渔父》:“万乖之主;千乖之君;见天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释义:抗:对等。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 [详细]

08月21日 10:37
成语“恶贯满盈”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恶贯满盈”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恶贯满盈的意思】1、《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孔传:“纣之为恶,一以贯之,恶贯已满,天毕其命。”2、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3、《醒世... [详细]

08月21日 10:36
成语“近水楼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近水楼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近水楼台的意思】宋·俞文豹《清夜录》(《说郛》本):“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释义: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能先见到月亮。比喻因接近某人或某事物而处于首先获得好处的优越地位。... [详细]

08月21日 10:34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释义: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 [详细]

08月21日 10:33
成语“豺狼当道”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豺狼当道”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后汉书·张纲传》:“侍御史张纲独埋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释义:当(dāng)道:在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豺狼当道的历史典故】东汉末年,外戚诸梁姻族满朝,大将... [详细]

08月21日 10:32
成语“励精图治”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励精图治”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励精图治的出处】1、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2、《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3、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 [详细]

08月21日 10:31
成语“三阳开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三阳开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三阳开泰是什么意思?三阳开泰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另一种解释是“三条阳线开启泰卦的意思;泰卦画法是先画一、二、三个阳爻,后画一、二、三个阴爻,占此六爻,就是三阳开泰。... [详细]

08月21日 10:30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画龙点睛的故事出处】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 [详细]

08月21日 10:29
成语“得过且过”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得过且过”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得过且过的故事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释义:得:能够;且:姑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 [详细]

08月21日 10:27
成语“白头如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白头如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白头如新的故事出处】《史记·邹阳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释义: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白头如新的历史故事】邹... [详细]

08月21日 10:26
成语“一问三不知”出自何人?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一问三不知”出自何人?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一问三不知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释义: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 [详细]

08月20日 15:3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