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先斩后奏”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先斩后奏”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先斩后奏什么意思】南北朝·刘勰《刘子》:“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释义:斩:砍头;奏:进,上,包括进言、上书、呈进财务等,通常指臣子对皇帝的报告。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 [详细]

08月17日 13:38
成语“眦睚必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眦睚必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眦睚必报的成语出处】1、《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2、《后汉书·公孙瓒传》: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1]3、宋·苏辙《论吕惠卿》... [详细]

08月17日 13:36
成语“顾名思义”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顾名思义”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顾名思义的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释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 [详细]

08月17日 13:34
成语“多多益善”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多多益善”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多多益善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释义:益:更加,多;善:好。形容... [详细]

08月17日 13:33
成语“约法三章”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约法三章”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约法三章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释义:约,协商,议定;章,指条目。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约法三章成语故事】... [详细]

08月17日 13:32
成语“亡羊补牢”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亡羊补牢”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亡羊补牢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 [详细]

08月17日 13:31
成语“不寒而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不寒而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不寒而栗成语意思】《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释义:栗: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不寒而栗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名叫义纵的人。由... [详细]

08月17日 10:52
成语“朝秦暮楚”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朝秦暮楚”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朝秦暮楚成语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释义:原意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 [详细]

08月17日 10:51
成语“靡靡之音”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靡靡之音”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靡靡之音的含义】1、《《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2、《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释义:靡靡: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柔弱,萎靡不振。使人... [详细]

08月17日 10:49
成语“朝三暮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朝三暮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朝三暮四的含义】1、《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2、南朝... [详细]

08月17日 10:48
成语“按兵不动”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按兵不动”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按兵不动的成语出处】1、《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2、《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曹操来见袁绍曰:“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 [详细]

08月17日 10:47
成语“铤而走险”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铤而走险”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铤而走险的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释义: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铤而走险的典故】春秋时期,一... [详细]

08月17日 10:46
成语“周公吐哺”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周公吐哺”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周公吐哺的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详细]

08月17日 10:44
成语“开卷有益”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开卷有益”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开卷有益的出处】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释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指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开卷有益的典故】宋朝初年,宋太... [详细]

08月17日 10:43
成语“讳疾忌医”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讳疾忌医”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讳疾忌医的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劝);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释义:讳:忌讳、避忌;忌:怕,畏惧。指隐瞒疾病,... [详细]

08月17日 10:42
成语“大腹便便”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大腹便便”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大腹便便的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四五引《后颜录·边韶》:“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释义: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大腹便便的典故】东汉桓帝当政的时... [详细]

08月17日 10:41
成语“迎刃而解”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迎刃而解”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迎刃而解成语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释义:刃:刀口。解:分开,裂开。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 [详细]

08月17日 10:09
成语“举棋不定”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举棋不定”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举棋不定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下定;不胜其耦。”释义: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比喻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献公残暴无道,引... [详细]

08月17日 10:08
成语“吴市吹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吴市吹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吴市吹箫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释义: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详细]

08月17日 10:07
成语“道听途说”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道听途说”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道听途说成语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释义:路上听到的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道听途说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个邻居... [详细]

08月17日 10:0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