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典故

头条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吃醋”一词的来历是什么?这“醋”还是皇帝亲赐的

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当这种情绪放到感情生活上时,一旦出现第三者之类的情况时,这种嫉妒的心理会更加明显,而且它还有... [详细]

成语“德高望重”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德高望重”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德高望重成语出处】《晋书·司马元显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德高望重成语故事】北宋... [详细]

08月17日 10:05
成语“当务之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当务之急”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当务之急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当务之急成语故事】有次,... [详细]

08月17日 10:04
成语“民不聊生”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民不聊生”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民不聊生成语出处】《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释义: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民不聊生成语故事】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连年征战,都想多占土... [详细]

08月17日 10:03
成语“四分五裂”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四分五裂”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四分五裂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详细]

08月17日 10:02
成语“饥寒交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饥寒交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饥寒交迫成语出处】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释义: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饥寒交迫成语故事】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 [详细]

08月17日 10:02
成语“不欺暗室”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不欺暗室”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释义: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不欺暗室典故故事】... [详细]

08月17日 10:01
成语“刻舟求剑”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刻舟求剑”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刻舟求剑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释义:楚国... [详细]

08月16日 16:24
成语“不因人热”出自哪里?其实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不因人热”出自哪里?其实又有什么典故呢?

【不因人热成语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释义: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 [详细]

08月16日 16:23
成语“不自量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不自量力”出自哪里?其中又有什么典故呢?

【不自量力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duó)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wěi)而以... [详细]

08月16日 16:21
成语“孤注一掷”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孤注一掷”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孤注一掷成语出处】《元史·伯颜传》:“今日我宋天下;犹赌博孤注;输赢在此一掷耳。”释义:注:赌博时所下的钱物。掷(zhì)。赌徒把全部赌本都押上,来拼最后的输赢。比喻在危急的时候,使... [详细]

08月16日 16:19
成语“画地为牢”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画地为牢”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画地为牢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释义: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详细]

08月16日 16:18
成语“将心比心”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将心比心”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释义: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典故故事】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 [详细]

08月16日 16:16
成语“文章憎命”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文章憎命”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文章憎命成语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释义: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文章憎命成语故事】唐宪宗元和初年,30岁... [详细]

08月16日 15:02
成语“初出茅庐”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初出茅庐”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释义:茅庐:草房。初次出来做事,原比喻刚展露头角,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初出茅庐的故事】东汉... [详细]

08月16日 14:59
成语“苛政猛于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苛政猛于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苛政猛于虎的出处】《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释义:政:政治。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 [详细]

08月16日 14:58
成语“一鸣惊人”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一鸣惊人”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一鸣惊人的成语出处】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释义:鸣,鸟叫。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一鸣惊人的历... [详细]

08月16日 14:46
成语“一钱不值”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一钱不值”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一钱不值的成语意思】《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释义:意思是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一钱不... [详细]

08月16日 14:45
成语“无为而治”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无为而治”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无为而治的成语意思】《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释义:无为: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治:治理。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 [详细]

08月16日 14:34
成语“脍炙人口”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脍炙人口”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脍炙人口的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着;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释义: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原来指人人爱吃的... [详细]

08月16日 14:33
成语“自惭形秽”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自惭形秽”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自惭形秽的成语出处】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释义:惭:惭愧。形秽:形态丑陋。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自惭形秽的... [详细]

08月16日 14:2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